【原文】
陶征君 田居[1]潜
种苗在东皋[2],苗生满阡陌[3]。
虽有荷锄倦[4],浊酒聊自适[5]。
日暮巾柴车[6],路暗光已夕[7]。
归人望烟火[8],稚子候檐隙[9]。
问君亦何为[10],百年会有役[11]。
但愿桑麻成[12],蚕月得纺绩[13]。
素心正如此[14],开径望三益[15]。
【注释】
[1]田居:此诗所拟为陶潜之《归园田居》。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评此诗:“拟陶能得其自然。”于光华《重订文选集评》引李安溪语,评此诗:“淹拟古人作甚多,此首可谓逼肖。”
[2]东皋:泛指水岸或田野高地。
[3]阡陌:田界。此指田土。
[4]荷锄倦:耕作的辛劳。
[5]自适:自乐自足。
[6]巾柴车:即有车衣的简陋车子。巾,遮盖车子的布,即车衣。柴车,简陋粗糙的车子。
[7]路暗:道路昏暗。光已夕:时间已晚,阳光斜照。夕,斜。
[8]烟火:此指炊烟。
[9]檐隙:屋檐之下。
[10]何为:为何。指为何如此辛苦。
[11]百年:人之一生。会有役:都会有操劳辛苦之事。
[12]成:成熟。
[13]蚕月:忙于蚕事之月,即指夏历三月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蚕月条桑,取彼斧斨。”纺绩:纺织。古代纺多指纺丝。绩,亦作“缉”,多指缉麻。
[14]素心:本心,素愿。
[15]开径:开辟门前小路。三益:原指三种交友之道。此指同好之友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”
【翻译】
东皋之地,栽种禾苗;禾苗生长,布满田间小道。
虽然少不了耕作的辛劳;浊酒一怀,自足自乐也逍遥。
黄昏时,驾上柴车缓行在荒郊;路径昏暗,夕阳斜照。
归途中,远望炊烟袅袅,等待我的归来;小儿静候在屋檐下远眺。
若问我为什么生活这般劳苦、单调;人的一生,受役使总是不少。
唯愿这桑麻长势繁茂;纺丝缉麻,繁忙的蚕月才不会百事萧条。
本心如此,归隐需早;阔宽小径,盼望着知交来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