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谢仆射 游览混

【原文】

谢仆射 游览[1]

信矣劳物化[2],忧襟未能整[3]

薄言遵郊衢[4],总辔出台省[5]

凄凄节序高[6],寥寥心悟永[7]

时菊耀岩阿[8],云霞冠秋岭[9]

眷然惜良辰[10],徘徊践落景[11]

卷舒虽万绪[12],动复归有静[13]

曾是迫桑榆[14],岁暮从所秉[15]

舟壑不可攀[16],忘怀寄匠郢[17]

【注释】

[1]游览:此诗似拟谢混《游西池》诗。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以“极似叔源”为评,于光华《重订文选集评》引孙月峰语,评曰:“调颇俊峭,意趣亦仿佛仆射。”皆是见到此诗仿得谢混绮丽之诗风。

[2]信矣:诚如此。劳:辛劳。物化:变化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昔者庄周梦为蝴蝶,栩栩然蝴蝶也……俄然觉,则蘧蘧然周也……此之谓物化。”此处指天地及万物之变化。

[3]忧襟未能整:意谓己之忧心未能与物之变化齐一也。忧襟,忧心。整,齐,相等。

[4]薄言:发语词。遵:沿着。郊衢:郊野之路。衢,路。

[5]总辔:系马。总,结、系之意。台省:汉代尚书治事之地为中台,在禁省中,故称台省。此指官衙。

[6]凄凄:寒风。节序高:谓节令深,即深秋。节序,节令的顺序。

[7]寥寥:高净貌。意指天高气清。心悟永:内心感悟亦长远。

[8]时菊:应时而开之菊花。岩阿:山崖边。

[9]冠(guàn):覆盖。

[10]眷然:留恋而回顾。良辰:美好的时光。

[11]落景:日暮之时。

[12]卷舒:屈伸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与刚柔卷舒兮,与阴阳俯仰兮。”注:“卷舒,犹屈伸。”此指世间万物屈伸、动静之变化。万绪:万般情状。

[13]动复归有静:意为万物并动,然终皆归于静息,还复本性。《老子》十六章:“夫物云云,各归其根,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”王弼注:“凡有起于虚,动起于静,故万物虽并动作,卒复归于虚静。”复命,还复本性。

[14]曾是:则是这样。迫:近。桑榆:日落处。喻年老。

[15]岁暮:谓人之晚年。从所秉:任随心所持之理而生活。秉,谓心所执。

[16]舟壑不可攀:意为世运之变化不可避免,更不可留止。舟壑,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夫藏舟于壑,藏山于泽,谓之固矣,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,昧者不可知也。”藏舟于深谷中,安全稳当之意,后转指世运。又,后以壑舟喻事物变化,无可避免。陶渊明《杂诗》之五:“壑舟无须臾,引我不得住。”攀,止。

[17]忘怀:此指不介意得失。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尝著文章自娱,颇示己志,忘怀得失,以此自终。”匠郢:匠石运斤成风之神技,得郢人为质而后显,郢人死而匠石不复献技。事见《庄子·徐无鬼》。后因以匠郢喻知交。

【翻译】

万物瞬变,真是这般辛勤;未能与万物变化相齐,我真忧心。

沿着郊野之路而行;系马驾鞍,我走出官衙之门。

深秋时节,寒风阵阵;天高气清,我的内心感悟良深。

山崖旁的秋菊,与秋阳映衬;朵朵彩云,覆盖着秋天的山岭。

多么留恋,回顾这美景良辰;来回徘徊,脚踏着这落日的光影。

虽有万般情状,这世物变化的屈伸、动静;由动归静,万物总要还复本性。

正如此,人总是由少年渐入老景;持守着自然地生活,任意随心。

世运变化,岂可留止,岂可变更;世间得失,决不介意,将此意寄予知交之人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昭明文选
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

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