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至如李君降北[1],名辱身冤。拔剑击柱,吊影惭魂[2]。情往上郡[3],心留雁门[4]。裂帛系书,誓还汉恩[5]。朝露溘至[6],握手何言[7]。
【注释】
[1]李君:指李陵,字少卿,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)人。西汉名将李广之孙。善骑射。武帝时为骑都尉,曾率步卒三千出居延关,进攻匈奴,初获大胜,至浚稽山与敌大军交战失利,矢尽援绝,突围不成而降。后病死匈奴。
[2]“拔剑击柱”二句:写李陵投降匈奴后悲愤惭愧之状。惭魂,内心深处感到惭愧。
[3]上郡:郡名。汉时辖境相当于今之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。
[4]雁门:郡名。秦及西汉时治所在善无(今山西右玉南)。今山西北部皆其辖区。
[5]“裂帛系书”二句:《汉书·苏武传》载,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扣留,单于胁迫他投降,苏武宁死不屈,被流放到北海边放羊,饮冰雪,挖野鼠、积野果为食,坚持十九年。后匈奴与汉和好,汉昭帝要单于放还苏武,单于诈言武等已死。常惠教汉使者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下一只鸿雁,足系帛书,言苏武在某泽中,单于才送回苏武。此句指李陵想学苏武坚持民族气节,报答汉家恩惠。
[6]朝露溘(kè)至:朝露消逝的时间倏忽即至。溘,倏忽,迅疾。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李陵谓苏武曰:‘人生如朝露,何久自苦如此。’”
[7]握手何言:临别握手,无话可说。
【翻译】
再如李陵被迫投降匈奴,身败名裂含冤负屈。拔剑击柱无比痛苦,内心惭愧形单影孤。他深情怀念上郡,衷心留恋雁门。也想裂帛写信托鸿雁带到朝廷,誓要回到祖国报答汉朝旧恩。但想到生命有如朝露,即将踪迹全无,握手送别苏武无话可以倾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