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于南则有承光前殿[1],赋政之宫[2],纳贤用能,询道求中[3]。疆理宇宙[4],甄陶国风[5]。云行雨施[6],品物咸融[7]。其西则有左墄右平[8],讲肄之场[9],二六对陈[10],殿翼相当[11]。僻脱承便[12],盖象戎兵[13],察解言归[14],譬诸政刑[15],将以行令,岂唯娱情[16]。
【注释】
[1]承光前殿:承光殿在前面。
[2]赋政:颁布政令。赋,通“敷”,颁行。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明命使赋。”
[3]询道求中:询问治国之道求得适中之策。
[4]疆理:划分疆域,进行治理。疆,划分界限。《春秋左传·宣公八年》:“楚子疆之。”杜预注:“正其界也。”
[5]甄陶国风:李周翰注:“甄陶,谓烧土为器。言欲政化纯厚,亦如甄陶乃成。”国风,国家的风俗民情。
[6]云行雨施:喻君王德政普及万民之状。
[7]品物咸融:万物皆通达。此指政通人和,万民安适。品,众。《周易·乾》:“品物流形。”融,通。
[8]左墄(qī)右平:上下阶除,左边是台阶,行人;右边是平道,行车。墄,台阶。
[9]讲肄之场:讲习武艺的场所。这里的武艺,是指有军事训练性质的娱乐“蹴鞠”。讲肄,讲习。
[10]二六对陈:十二人相对,每边六人。卞兰《许昌宫赋》:“设御坐于鞠域,观奇材之曜晖。二六对而讲功,体便捷其若飞。”
[11]殿翼相当:练武场在宫殿两侧,如鸟翼般互相对称。相当,相对称。
[12]僻脱:便僻轻脱,灵便轻捷。承便:承便取胜。
[13]盖象戎兵:原来是象征戎兵之事。李善注:“言相僻脱,似承敌人之便,以象戎兵习战之术也。”
[14]察解言归:察明胜负情况,两队相解而归。言,句中语助词,无义。
[15]政刑:政治法律。
[16]岂唯娱情:李善注:“斯实譬之政刑,非为戏乐而已。”
【翻译】
景福殿的南面,则有承光前殿。在那里颁布政令,纳贤用能;询问治道,以求中正;在那里治理广大疆土,陶冶政风民情。有如降雨行云,使万物繁衍茂盛。景福殿西边阶沿下,左为台阶供上下行人,右为平道供车辇通行。这西方是讲习武艺的场地,还通过蹴鞠运动进行军训:双方各六人,两队相对阵;殿堂两侧各一场,两场同时可进行;健儿灵便又轻捷,乘敌之虚而取胜。这运动象征进攻防守、兴戎用兵,演武后察明胜负、解兵归营。这可比拟施政执法,可练习调兵行令,难道仅仅为了娱乐尽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