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韩宣子适鲁[1],见《易》《象》与鲁《春秋》[2],曰:“周礼尽在鲁矣,吾乃今知周公之德[3],与周之所以王也。”韩子所见,盖周之旧典礼经也[4]。
【注释】
[1]韩宣子:即韩起,晋臣。适:到……去。韩宣子适鲁事见《春秋左传·昭公二年》。
[2]《易》:即《周易》,包括卦辞和爻辞。《象》:古代宫廷外有阙门,用以悬布法令,称象魏。这里《象》指曾悬于象魏的政策、法令。
[3]乃今:今天才。
[4]礼经:指《仪礼》。《春秋左传·隐公七年》:“凡诸侯同盟,于是称名,故薨则赴以名,告终称嗣也,以继好息民,谓之礼经。”杜预注:“此言凡例,乃周公所制礼经也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谓之《礼古经》,并云‘礼经三百’是也。”今人杨伯峻则认为:“礼经犹言礼之大法。”(见《春秋左传注》)
【翻译】
韩宣子到鲁国去,在那里看到了《易》《象》和鲁国的《春秋》,说:“周礼全都在鲁国了,我今天才知道周公的德行,以及周朝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的缘故了。”韩子所看见的,是周朝的旧典礼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