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若乃登高台以临远[1],披文轩而骋望[2]。喟仰抃而抗首[3],嘈长引而憀亮[4]。或舒肆而自反[5],或徘徊而复放[6]。或冉弱而柔挠[7],或澎濞而奔壮[8]。横郁鸣而滔涸[9],冽飘眇而清昶[10]。逸气奋涌[11],缤纷交错[12],列列飙扬[13],啾啾响作[14]。奏胡马之长思[15],向寒风乎北朔[16]。又似鸿雁之将雏[17],群鸣号乎沙漠[18]。故能因形创声[19],随事造曲[20]。应物无穷[21],机发响速[22]。怫郁冲流[23],参谭云属[24]。若离若合,将绝复续。飞廉鼓于幽隧[25],猛虎应于中谷[26]。南箕动于穹苍[27],清飙振乎乔木[28]。散滞积而播扬[29],荡埃蔼之溷浊[30]。变阴阳之至和[31],移淫风之秽俗[32]。
【注释】
[1]临远:远望。临,居上视下。
[2]披:开。文轩:用彩画雕饰栏杆门窗的走廊,即画廊。骋望:纵目远望。
[3]抃:鼓掌,表示欢欣。抗首:昂首。抗,举。
[4]嘈(cáo):象声词。指啸声。长引:长长的啸声。
[5]舒肆:舒缓。自反:自然返回。反,同“返”。
[6]放:指声音奔放。
[7]冉弱:荏弱,柔软怯弱。反映啸声柔弱。柔挠:软弱貌。
[8]澎濞(pì):水暴至声。奔壮:奔腾雄壮。
[9]横:交错。郁:积结。指气流。滔涸:李善注:“滔涸,如水之滔漫,或竭涸也。”指啸歌时出气声充沛如江水滔滔,入气时声如水流干涸。
[10]冽:寒冷,指声音凄厉。飘眇:形容声音清幽。李善注:“飘眇,声清长貌。”清昶:声音清新流畅。昶,同“畅”。
[11]逸气:放纵的气流。奋涌:指气流喷薄而出。
[12]缤纷:杂乱繁复的样子。
[13]列列:形容风的吹动。飙扬:狂风飞扬。飙,暴风。
[14]啾啾:象声词。《木兰诗》:“但闻胡马声啾啾。”以胡马鸣叫形容啸的尖细声。
[15]胡马:北方边地之马。胡,我国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为胡,汉以后也泛指外国人。长思:深远的思念。
[16]寒风:指北方的寒风。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”北朔:北方。朔,朔方,北方。
[17]将雏:携带幼雏。将,携带。
[18]鸣号:呼叫。
[19]因形创声:依物体的不同而吹奏不同的声音。创,制造,指吹奏。
[20]随事造曲:遇到什么事情吹奏什么乐曲。
[21]应物:适应事物之变化。
[22]机发:指啸歌时“蹙口出声”。机,本是弓上发箭的装置。此指发音之口。响速:迅速发出声响。
[23]怫郁:愤懑,不舒畅。此指声音郁结压抑。冲流:指声音喷发。
[24]参谭:连续不断貌。
[25]飞廉:风神。鼓:鼓风,吹风。幽隧:幽深的山径、山谷。隧,道路,路径。
[26]应:响应,应和。中谷:山谷之中。
[27]南箕:星名。即箕宿,共四星,二星为踵,二星为舌,踵窄舌宽。穹(qióng)苍:指天。穹指其形,苍指其色。
[28]清飙:清冽的大风。乔木:高大的树木。通称枝干在二三丈以上者为乔木。
[29]滞积:指滞留郁积之气。播扬:散发,宣扬。
[30]埃蔼:灰尘很多的样子。溷浊:即混浊。
[31]变阴阳之至和:调节阴阳使之十分和谐。古代认为,天下万物,皆由阴阳,或生或成,本其所由。阴阳和谐,则万物生化,阴阳失调,则万物乖错。
[32]淫风:放荡的风俗。秽俗:与淫风同义,指邪恶淫奔之习俗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乐也者,圣人之所乐也,而可以善民心。其感人深,其移风易俗,故先王著其教焉。”此系儒家的教化思想。
【翻译】
至于登上高台俯瞰远方,打开画廊的窗槛极目眺望。心情激动喟然仰慕昂首鼓掌,“嘈”的一声长啸声音嘹亮。有时舒缓又自然返转回响,有时低回复又奔放。有时细长柔弱,有时如瀑布一样奔腾雄壮。有时气流交错聚积,出气之声如江水滔滔,吸气之声如干涸水塘;有时如寒风凛冽,声音清幽而流畅。放纵的气流喷薄而出,声音繁杂交错回荡,如狂风乍起烈烈震怒,如胡马鸣叫啾啾作响。啸歌吹奏像胡马思归,向着寒冷的北风而长啸。又像大雁带领幼雏,群集在广瀚的沙漠上鸣叫。所以啸歌能依照各种物体而吹奏声音,能随着事物的不同而创造曲调。适应事物的变化于无穷,撮口出声音响迅速。心中愤懑而气流喷发,声音连续不断如云笼雾聚。像是离散又像是会合,将要断绝复又继续。像风神在幽深的隧道里鼓风,又像猛虎咆哮声回荡在旷谷。使南箕四星闪动于太空,使清冽的狂风振撼着高大的树木。使郁滞之气散发播扬,使混浊之尘埃荡涤清除。调节阴阳使之最为和谐,改变放荡的风气和肮脏的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