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飞观百余尺,临牖御棂轩。

【原文】

飞观百余尺[1],临牖御棂轩[2]

远望周千里[3],朝夕见平原。

烈士多悲心[4],小人媮自闲[5]

国仇亮不塞[6],甘心思丧元[7]

拊剑西南望[8],思欲赴太山[9]

弦急悲声发[10],聆我慷慨言[11]

【注释】

[1]飞观百余尺:《古诗》:“双阙百余尺。”观,即“阙”,是宫门前的两座望楼。飞观,谓其凌空而起。

[2]临牖(yǒu):当窗。御:凭,扶着。棂(líng)轩:栏杆。棂是栏杆上雕有花纹的木格子。

[3]周:犹遍。

[4]烈士:有功业心而胸怀激烈的人。犹言志士、壮士。悲心:忧时忧国之心和有志不遂的愤慨。

[5]小人:指胸无大志的人。犹言庸人。媮(tōu):同“偷”,苟且。闲:安闲,安乐。

[6]亮:的确,实在。塞:杜绝。指杜绝敌人侵扰。

[7]丧元:丢掉脑袋。作者《求自试表》:“使名挂史笔,事列朝荣。虽身分蜀境,首悬吴阙,犹生之年也。”

[8]拊:同“抚”。西南:指敌国吴、蜀。蜀在西,吴在南。

[9]赴太山:犹言赴死,汉魏时有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的说法。汉时纬书《援神契》:“太山,天帝孙也,主召人魂。”汉乐府《怨诗行》:“人间乐未央,忽焉归东岳。”又李善注:“太山,东岳,接吴之境……《责躬诗》曰:‘愿蒙矢石,建旗东岳。’”谓“赴太山”即欲从军伐吴之意。

[10]弦急:谓琴声急促。《古诗》:“音响一何悲,弦急知柱促。”

[11]聆:听。慷慨言:指上述激昂慷慨的言辞。余冠英《三曹诗选》:“从这两句看来,这首诗可能原是乐府歌辞。”

【翻译】

楼观凌空而起有百多尺高,我面对着窗户手扶着栏杆。

远望四周千里之外的地方,早晚都能看见宽阔的平原。

志士常怀着忧时忧国之心,庸人却只顾自己贪图安闲。

国家的仇敌眼下还没消灭,前往征讨掉了脑袋也心甘。

按着宝剑眺望西方和南方,一心想战死沙场魂归泰山。

弹奏的琴声多么急促悲壮,请听我这激昂慷慨的豪言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