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至于成帝,王氏擅朝,刘向谏曰:“臣闻公族者,国之枝叶,枝叶落,则本根无所庇荫。方今同姓疏远,母党专政,排摈宗室,孤弱公族,非所以保守社稷,安固国嗣也。”其言深切,多所称引。成帝虽悲伤叹息,而不能用。至乎哀、平,异姓秉权,假周公之事,而为田常之乱,高拱而窃天位,一朝而臣四海。汉宗室王侯,解印释绶,贡奉社稷,犹惧不得为臣妾,或乃为之符命,颂莽恩德,岂不哀哉!由斯言之,非宗子独忠孝于惠、文之间,而叛逆于哀、平之际也,徒以权轻势弱,不能有定耳。

【原文】

至于成帝[1],王氏擅朝[2],刘向谏曰[3]:“臣闻公族者[4],国之枝叶,枝叶落,则本根无所庇荫[5]。方今同姓疏远,母党专政[6],排摈宗室[7],孤弱公族,非所以保守社稷[8],安固国嗣也[9]。”其言深切,多所称引[10]。成帝虽悲伤叹息,而不能用。至乎哀、平[11],异姓秉权[12],假周公之事,而为田常之乱[13],高拱而窃天位[14],一朝而臣四海[15]。汉宗室王侯,解印释绶[16],贡奉社稷[17],犹惧不得为臣妾[18],或乃为之符命[19],颂莽恩德,岂不哀哉!由斯言之,非宗子独忠孝于惠、文之间[20],而叛逆于哀、平之际也,徒以权轻势弱[21],不能有定耳[22]

【注释】

[1]成帝:汉成帝刘骜。

[2]王氏擅朝:成帝舅王凤,为大司马将军,领尚书事,益封五千户,执政专权。成帝命其兄弟七人皆封列侯。

[3]刘向:西汉经学家、目录学家、文学家。本名更生,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,刘歆父。成帝时为光禄大夫。时外戚王氏擅权,他多次上书极谏,言辞痛切。此处所引谏词,见《汉书·刘向传》。

[4]公族:天子宗族兄弟。

[5]庇荫:覆盖,保护。

[6]母党:母方的亲戚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曰:“方今同姓疏远,母党专政,禄去公室,权在外家。”

[7]排摈:排斥,摈除。

[8]社稷:国家政权。

[9]国嗣:国君继承人。

[10]称引:引证。

[11]哀、平:汉哀帝刘欣和汉平帝刘衍。

[12]秉权:把持朝政。

[13]“假周公”二句:假,借。周公,姬旦,周文王子。辅助武王灭纣,建立周王朝。武王死后,成王年幼,周公摄政。张铣注:“异姓谓王莽为相,鸩杀平帝,立中山王子婴为少主,自比周公摄政,实为齐田常杀简公之乱也。”哀帝时王莽尚未成谋。

[14]高拱而窃天位:指拱手而盗取天子位。

[15]一朝:一旦。

[16]解印释绶:指主动解除权位。绶,系印的丝带。

[17]贡奉社稷:指将国家贡奉给王莽。意谓惧怕杀头。

[18]臣妾:奴隶。男曰臣,女曰妾。《周易·遁》曰:“畜臣妾吉,不可大事也。”

[19]乃:甚至于。符命:叙述祥瑞征兆为帝王歌功颂德。李善注:“《汉书》曰:王莽废汉藩王,广陵王嘉献符命,封扶策侯。又曰:郡乡侯闵以莽篡位,献神书言莽,得封列侯。”

[20]宗子:皇族子弟。

[21]徒:但,只。

[22]定:指平定王莽之乱。

【翻译】

到汉成帝的时候,王凤执政专权,光禄大夫刘向上书规劝成帝说:“臣闻宗族兄弟是国家这棵大树上的枝叶,枝叶衰落了,树干和树根没有荫覆保护的了。现在同姓亲属都被搁置在一边,母方的亲戚把持朝政,排斥宗族兄弟,宗族子弟势单力薄,这不是保住国家、使帝统安全牢固地接替下去的长策。”他的话深刻痛切,多方面引证事例。汉成帝听了以后,虽然悲伤叹息,可是不能采用他的意见。到哀帝和平帝的时候,异姓之人掌握大权,假借效法周公摄政的事例,实际上施行春秋时齐国田常杀死简公的阴谋篡夺,结果拱手窃取皇帝宝座,一个早上而四海称臣。汉室宗族一些王公侯伯,主动交出印绶,解除官职,他们想把整个国家奉献给王莽,还恐怕做奴隶而不可得。有的甚至于进献叙述祥瑞征兆,歌颂王莽篡汉的恩德。这岂不是很悲哀吗!就这件事情来说,不是宗室子弟唯独在惠帝、文帝时才忠孝,而在哀帝、平帝时就背叛了,只是因为权轻势弱,没有平定篡逆的力量啊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