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昔姬有素雉、朱乌、玄秬、黄
之事耳[1],君臣动色,左右相趣。济济翼翼[2],峨峨如也[3]。盖用昭明寅畏[4],承聿怀之福[5],亦以宠灵文、武[6],贻燕后昆[7],覆以懿铄[8],岂其为身而有颛辞也[9]!若然受之,亦宜勤恁旅力[10],以充厥道。启恭馆之金縢[11],御东序之秘宝[12],以流其占[13]。夫图书亮章[14],天哲也[15];孔猷先命[16],圣孚也[17];体行德本[18],正性也[19];逢吉丁辰,景命也[20]。顺命以创制[21],因定以和神[22],答三灵之蕃祉[23],展放唐之明文[24]。兹事体大而允[25],寤寐次于心[26],瞻前顾后,岂蔑清庙[27],惮敕天命也[28]?伊考自遂古[29],乃降戾爰兹[30],作者七十有四人。有不俾而假素[31],罔光度而遗章[32],今其如台而独阙也[33]。
【注释】
[1]昔姬有素雉、朱乌、玄秬(jù)、黄
(móu):吕向注:“昔周成之时,有白雉、赤乌之瑞,黑黍、黄麦之秀,皆为瑞也。”秬,黑黍。
,大麦。
[2]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翼翼:繁盛貌。
[3]峨峨:盛美的样子。
[4]用:因。昭明:显明。寅畏:恭敬,戒惧。小心谨慎的意思。
[5]聿怀之福: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昭事上帝,聿怀多福。”这是周人称述文王、武王从开国到灭商得天之助的诗。聿,句首语助词。怀,来。
[6]宠灵:犹恩宠、宠异。
[7]贻燕:贻,遗留。燕,安定。后因以“贻燕”表示使子孙安吉之意。后昆:后代子孙。
[8]懿铄(yì shuò):美盛。刘良注:“二王遗安后嗣,覆以美盛之德也。”
[9]颛(zhuān):通“专”,独一,专擅。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李贤注:“成王、康王岂独为身而有自专之辞也。”
[10]恁旅:蔡邕注:“恁,思也。旅,陈也。”旅,出力。
[11]恭馆:蔡邕注:“恭馆,宗庙金縢之所在。”古时帝王收藏策书的地方。金縢(téng):指金绳函封的玉册。
[12]御:进用,奉进。东序:东边的厢房。秘宝: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李贤注:“秘宝,谓《河图》之属。《尚书》曰:‘天球河图在东序。’孔安国注曰:‘《河图》,八卦是也。’言启金縢之书及《河图》之卦以占之也。”
[13]流:蔡邕注:“演也。”
[14]图书亮章:蔡邕注:“亮,信也。章,明也。言《河图》《洛书》至信至明,而出天赐之,使视而行之。”
[15]哲:智慧。
[16]孔猷(yóu):孔子之道。蔡邕注:“言孔子先定道,诚至信也。”
[17]圣孚:圣人之信。孚,信。
[18]体行:身体力行。德本:道德的根本。
[19]正性:端正本性。
[20]“逢吉”二句:蔡邕注:“言逢此吉,当此时者,皇天之大命也。”逢,当。景命,大命。
[21]顺命:蔡邕注:“《易》曰:‘汤、武革命,顺乎天,应乎人。’”
[22]因定以和神:吕向注:“因天下治定以和鬼神。”
[23]三灵:天、地、人。蕃祉:多福。蕃,多。祉,福。
[24]展放唐:李周翰注:“展,广也。放唐,谓尧也。”“封禅者,所以答天、地、人之多福,广帝尧之明德矣。”
[25]事体:事情。谓封禅之事。允:信。
[26]寤寐次于心: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李贤注:“寤寐常止于圣心,言不可忘之也。”次,止。
[27]蔑:渺小,轻。清庙:宗庙的通称。清,肃穆清静。
[28]惮敕天命: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李贤注:“惮,难也。敕,正也。言封禅之事,皆述祖宗之德,今乃推让,岂轻清庙而难正天命乎?”
[29]伊:助词,无义。遂古:远古。遂,通“邃(suì)”,深远貌。
[30]戾:至。爰:于。
[31]假:借。素:白绢。指书、史。
[32]罔:无。光度: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李贤注:“光扬法度。”
[33]台(yí):我。
【翻译】
从前周王朝曾出现白雉、赤乌、黑黍、黄麦这些吉祥物,当时君王与大臣们看见这些事物惊喜得脸色都改变了,在旁侍候的人也奔走相告。这样众多的吉兆,真是美盛的景象。大概是因为周王显明鬼神的感应,敬畏上天之命而获得福气吧,也因上天宠爱优待文王与武王,使子孙后代平平安安,并给他们加上美盛之德,所以周成王要举行封禅大典,这哪里是为了自身而擅自行事呀!像这样受命之事,大汉也应该勤于思考和出力,以充实祖先之道。应该打开恭馆中的金縢之书,进用东厢房的秘密宝图,使图书上的占卜得以流传。《河图》《洛书》至信至明,是天赐的大智慧;孔子先定的道,是圣人的信誉;对孝道身体力行,是纯正的本性;遇到这样吉祥的时代,是天子的大命。顺天命而创立的封禅制度,是因天下安定而和睦鬼神,报答天、地、人得到的众多幸福,广大帝尧完美的德行。封禅这件事很大,必须昼夜放在圣上的心里,瞻望前代帝王,回顾后代子孙,如果推辞封禅大事,岂不是轻视宗庙,难正天命吗?考察远古以来,直到现在,举行封禅大典的帝王已有七十四位。自古以来的君王,有天命不让他封禅的,尚且借书史之文传扬,没有光扬法度而弃其文章不举行封禅的人,现在像我们为什么独独没有举行封禅大典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