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主人之辞未终,西都宾矍然失容[1],逡巡降阶[2],
然意下[3],捧手欲辞[4]。主人曰:“复位。今将授子以五篇之诗。”宾既卒业[5],乃称曰:“美哉乎斯诗!义正乎杨雄[6],事实乎相如,匪唯主人之好学,盖乃遭遇乎斯时也[7]。小子狂简[8],不知所裁[9],既闻正道[10],请终身而诵之。”
【注释】
[1]矍(jué)然:惊视貌。一说,惶恐的样子。
[2]逡(qūn)巡:后退,欲进不进,迟疑不决貌。
[3]
(dié)然:犹恐惧。意下:情绪低落。
[4]捧手:拱手。表示敬意。
[5]卒业:卒读,学完。
[6]杨雄:即“扬雄”,与下句中相如均为辞赋之高者,故假以言。
[7]斯时:指明帝时的太平盛世。
[8]狂简:指志大而于事疏略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吾党之小子狂简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。”
[9]裁:裁制。此指节制。
[10]正道:指五首诗中的思想内容。
【翻译】
东都主人的话尚未说完,西都宾客惶恐得变了容颜,他退席下了阶沿,情绪异常低沉,拱手告辞欲还。主人说道:“请回来坐下。我将告诉你颂诗五篇。”宾客既已听完,不禁连声称赞:“多美好啊,这些诗篇!意义比扬雄之赋更正,内容比相如之赋更真,不仅是由于主人有丰富学问,更主要的还是时代的真实反映。小子志虽大而才鲁钝,不知浅深,既闻诗中所言的正道,定将把它吟诵一生。”
其诗曰:
明堂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