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“觐明堂,临辟雍,扬缉熙,宣皇风。登灵台,考休征,俯仰乎乾坤,参象乎圣躬。目中夏而布德,瞰四裔而抗稜。西荡河源,东澹海漘,北动幽崖,南耀朱垠。殊方别区,界绝而不邻,自孝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臣,莫不陆詟水栗,奔走而来宾。遂绥哀牢,开永昌。春王三朝,会同汉京。是日也,天子受四海之图籍,膺万国之贡珍,内抚诸夏,外绥百蛮。尔乃盛礼兴乐,供帐置乎云龙之庭,陈百寮而赞群后,究皇仪而展帝容。于是庭实千品,旨酒万钟,列金罍,班玉觞,嘉珍御,太牢飨。尔乃食举《雍》彻,太师奏乐。陈金石,布丝竹,钟鼓铿 ,管弦烨煜。抗五声,极六律,歌《九功》,舞《八佾》,《韶》《武》备,泰古毕;四夷间奏,德广所及,《僸佅》《兜离》,罔不具集。万乐备,百礼暨,皇欢浃,群臣醉,降烟煴,调元气。然后撞钟告罢,百寮遂退。

【原文】

“觐明堂[1],临辟雍,扬缉熙[2],宣皇风[3]。登灵台,考休征[4],俯仰乎乾坤[5],参象乎圣躬[6]。目中夏而布德[7],瞰四裔而抗稜[8]。西荡河源[9],东澹海漘[10],北动幽崖[11],南耀朱垠[12]。殊方别区,界绝而不邻[13],自孝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臣,莫不陆詟水栗[14],奔走而来宾。遂绥哀牢[15],开永昌[16]。春王三朝[17],会同汉京[18]。是日也,天子受四海之图籍[19],膺万国之贡珍[20],内抚诸夏[21],外绥百蛮[22]。尔乃盛礼兴乐,供帐置乎云龙之庭[23],陈百寮而赞群后[24],究皇仪而展帝容[25]。于是庭实千品[26],旨酒万钟[27],列金罍[28],班玉觞[29],嘉珍御[30],太牢飨[31]。尔乃食举《雍》彻[32],太师奏乐[33]。陈金石[34],布丝竹[35],钟鼓铿 “觐明堂,临辟雍,扬缉熙,宣皇风。登灵台,考休征,俯仰乎乾坤,参象乎圣躬。目中夏而布德,瞰四裔而抗稜。西荡河源,东澹海漘,北动幽崖,南耀朱垠。殊方别区,界绝而不邻,自孝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臣,莫不陆詟水栗,奔走而来宾。遂绥哀牢,开永昌。春王三朝,会同汉京。是日也,天子受四海之图籍,膺万国之贡珍,内抚诸夏,外绥百蛮。尔乃盛礼兴乐,供帐置乎云龙之庭,陈百寮而赞群后,究皇仪而展帝容。于是庭实千品,旨酒万钟,列金罍,班玉觞,嘉珍御,太牢飨。尔乃食举《雍》彻,太师奏乐。陈金石,布丝竹,钟鼓铿
                
,管弦烨煜。抗五声,极六律,歌《九功》,舞《八佾》,《韶》《武》备,泰古毕;四夷间奏,德广所及,《僸佅》《兜离》,罔不具集。万乐备,百礼暨,皇欢浃,群臣醉,降烟煴,调元气。然后撞钟告罢,百寮遂退。 [36],管弦烨煜[37]。抗五声[38],极六律[39],歌《九功》[40],舞《八佾》[41],《韶》《武》备[42],泰古毕[43];四夷间奏[44],德广所及,《僸佅》《兜离》[45],罔不具集。万乐备,百礼暨[46],皇欢浃[47],群臣醉,降烟煴[48],调元气[49]。然后撞钟告罢,百寮遂退。

【注释】

[1]觐(jìn):诸侯秋朝天子之称。

[2]缉熙:光明貌。

[3]皇风:帝王之风范。

[4]休征:吉利的征兆。

[5]俯仰乎乾坤: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。”乾坤,天地。

[6]参象:即参比乾坤之象,思与合德。圣躬:皇帝自身。

[7]中夏:此指中国。

[8]四裔:四方边远之地。抗稜:传布神威。

[9]荡:动。河源:黄河发源处。

[10]澹:此指触动。海漘(chún):海滨。

[11]幽崖:指极北之地。

[12]朱垠(yín):指南方。

[13]界绝:边界绝离,不相连接。

[14]陆詟(zhé)水栗:形容四方畏惧之状。

[15]绥:安抚。哀牢: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之名。明帝永平十二年(69)臣服于汉。

[16]开永昌:李善注引《东观汉记》曰:“以益州徼外哀牢王率众慕化,地旷远,置永昌郡也。”

[17]三朝(zhāo):正月初一为岁、月、日之始,故称三朝。

[18]会同: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。

[19]图籍:地图与户籍。

[20]膺:接受。

[21]诸夏:各诸侯国。

[22]百蛮:各少数民族。

[23]供帐:供设帷帐。云龙:云龙门。

[24]赞:引导。群后:各诸侯国之王。

[25]究:尽。皇仪:朝见皇帝的仪式。

[26]庭实:皇帝宴请群臣之食物充满云龙门内之庭。

[27]旨酒:美酒。旨,味美。

[28]金罍(léi):酒器。

[29]班:引。玉觞(shāng):玉杯。

[30]嘉珍:美味佳肴。御:享用。

[31]太牢:盛牲的食器叫牢,大的叫太牢。太牢盛牛、羊、豕三牲。因此也把宴会或祭祀时的三牲称太牢。飨(xiǎng):犒劳,赏赐。

[32]食举《雍》彻:进食时奏乐,食毕用《雍》乐。彻,撤除。

[33]太师:乐师。

[34]金石:钟磬之类乐器。

[35]丝竹:琴瑟箫笙之类乐器。

[36]铿 “觐明堂,临辟雍,扬缉熙,宣皇风。登灵台,考休征,俯仰乎乾坤,参象乎圣躬。目中夏而布德,瞰四裔而抗稜。西荡河源,东澹海漘,北动幽崖,南耀朱垠。殊方别区,界绝而不邻,自孝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臣,莫不陆詟水栗,奔走而来宾。遂绥哀牢,开永昌。春王三朝,会同汉京。是日也,天子受四海之图籍,膺万国之贡珍,内抚诸夏,外绥百蛮。尔乃盛礼兴乐,供帐置乎云龙之庭,陈百寮而赞群后,究皇仪而展帝容。于是庭实千品,旨酒万钟,列金罍,班玉觞,嘉珍御,太牢飨。尔乃食举《雍》彻,太师奏乐。陈金石,布丝竹,钟鼓铿
                
,管弦烨煜。抗五声,极六律,歌《九功》,舞《八佾》,《韶》《武》备,泰古毕;四夷间奏,德广所及,《僸佅》《兜离》,罔不具集。万乐备,百礼暨,皇欢浃,群臣醉,降烟煴,调元气。然后撞钟告罢,百寮遂退。 (kēng hóng):钟鼓声。

[37]烨煜(yè yù):光辉闪烁。描写声乐的热烈奔放。属于通感。

[38]抗:高举,高昂。五声: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

[39]极:尽,全。六律:古代乐律有阳律、阴律各六,合为十二律。阳六曰“律”,为黄钟、太蔟、姑洗、蕤宾、夷则、无射;阴六曰“吕”,为大吕、夹钟、仲吕、林钟、南吕、应钟。合称律吕。

[40]《九功》:九功包括六府三事之功,合称九功。此指赞颂六府三事之功的歌曲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九功惟叙。”孔疏:“养民者使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、谷此六事惟当修治之;正身之德,利民之用,厚民之生,此三事惟当谐和之。”

[41]《八佾(yì)》:古代天子舞乐。

[42]《韶》:传说为舜所制乐曲。《武》:武王克商的颂曲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谓《韶》,尽美矣,又尽善也;谓《武》,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”

[43]泰古毕:指上古之乐全部演奏。

[44]间奏:交替演奏。

[45]《僸佅(jìn mài)》《兜离》:四方少数民族乐曲之名。

[46]暨:至,到。

[47]浃(jiā):融洽,和洽。

[48]烟煴(yūn):古代指天地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。

[49]元气:此指精神,生气。

【翻译】

“接见诸侯于明堂,宣布政教于辟雍,发扬光明之盛德,显示圣君之仁风。登上高入云端的灵台,考察天降瑞物的吉兆,仰观上天又俯察大地,反思皇德是否与天地合一。观览中国而广布仁德,眺望四边而远扬神威。西荡黄河源头,东震大海之滨,北动幽深山崖,南耀朱红之境。直到异域殊方,边界隔绝而不相邻之邦;武帝所不曾征讨,宣帝所未能归降,无不既畏又敬,水陆兼程,奔赴中国而俯首称臣。于是哀牢倾服,永昌归顺。春天诸侯朝觐,一齐会同洛京。这一天,明帝接受四海所呈之版图户籍,受纳万国所贡的异宝奇珍,内安华夏诸侯,外抚蛮邦夷民。继而盛陈礼乐之器,供帐于云龙之庭,百官引各藩王入宫,先行朝觐的礼仪,后瞻君主的圣容。宫廷满陈佳肴千种,美酒万钟,金罍列成队,玉杯排成行,将美味尽用,把三牲遍赏。进餐设乐,食毕伴以《雍》之乐,乐师指挥演奏的进行。陈列编钟编磬,布置琴瑟箫笙,钟鼓之声庄重悠永,管弦之声激越热情。五声高奏,六律弹尽,《九功》的歌声嘹亮入云,《八佾》的舞姿高雅动人;《韶乐》《武乐》尽奏,太古之曲毕陈;四夷之乐穿插其间,因大汉声威影响遥远,《僸佅》《兜离》等曲也来此助欢。万种音乐齐备,行完百种礼仪,皇帝欢愉,群臣沉醉,此时天降烟煴,调和人间元气。然后撞钟宣告礼毕,百官方才谢恩退去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