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至乎永平之际[1],重熙而累洽[2],盛三雍之上仪[3],修衮龙之法服[4]。铺鸿藻[5],信景铄[6],扬世庙[7],正雅乐[8],人神之和允洽,群臣之序既肃。乃动大辂[9],遵皇衢[10],省方巡狩[11],躬览万国之有无[12],考声教之所被[13],散皇明以烛幽[14]。然后增周旧[15],修洛邑,扇巍巍[16],显翼翼[17],光汉京于诸夏,总八方而为之极[18]。于是皇城之内,宫室光明,阙庭神丽,奢不可逾,俭不能侈[19]。外则因原野以作苑,填流泉而为沼[20],发
藻以潜鱼[21],丰圃草以毓兽[22],制同乎梁邹[23],谊合乎灵囿[24]。
【注释】
[1]永平:汉明帝刘庄年号(58—75)。明帝为光武帝子,在位十八年,法令分明,断狱得情,故建武、永平之政,为东汉之首。又重儒学,尊师重教,为世所称。
[2]重熙:愈加光明。熙,光明。累洽:愈加和谐。洽,和谐,协调。
[3]盛:使……隆重。三雍:辟雍、明堂、灵台,合称三雍宫。为封建帝王举行祭祀、典礼的场所。上仪:重大之礼仪。
[4]衮(gǔn)龙:古代帝王所着之绣龙的礼服。法服:礼法规定的标准服。
[5]铺:铺陈。鸿藻:体制宏伟、内容丰富的文章。
[6]信:通“伸”,此为伸张、发扬之意。景铄(shuò):大美。景,大。铄,美。
[7]扬:传扬,颂扬。世庙:世祖庙。因汉明帝为光武帝起庙号,故曰“扬世庙”。
[8]雅乐:用于宗庙朝会的正乐。
[9]大辂(lù):天子之车。
[10]皇衢:天子车驾往来之正道。
[11]省(xǐng)方:天子观察四方,了解民情,以便施政设教。巡狩:古代皇帝五年一巡狩,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。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天子适诸侯曰巡狩。巡狩者,巡所守也。”
[12]有无:李善注:“谓风俗善恶也。”
[13]所被:所到达之处。
[14]皇明:帝王的英明。烛幽:照耀幽暗之处。
[15]周旧:周代京城旧的体制规模。
[16]扇:弘扬。巍巍:崇高的雄姿。
[17]翼翼:壮伟的气势。
[18]极:中正,准则,标准。此指标志。
[19]侈:过分。
[20]填:王引之认为当为“慎”。慎,通“顺”,意为疏通。
[21]潜:藏。
[22]圃草:广大而茂盛之草。圃,博大,广大。毓(yù):同“育”。
[23]梁邹:天子田猎之处。
[24]谊:同“义”,意义。灵囿:天子畜养禽兽之处。灵,言其神圣。
【翻译】
“至于明帝永平之际,则愈加光明愈加和谐,于三雍宫举行隆重典礼,明帝将绣龙的礼服穿着。铺叙宏伟的文章,发扬光辉的美德,传颂世祖的庙号,端正庙堂之雅乐,人神之关系的确和谐,群臣之序列又很肃穆。于是车驾出动,沿着康庄的皇衢,巡视四方,考核守牧,观览万邦的民风习俗,考察教化之普及程度;广布帝王的神明,照亮幽远的区域。然后扩充周代京城的旧制,增修洛阳的宫室,弘扬巍峨的雄姿,显现壮伟的气势,向藩国显耀汉京的光彩,让它成为统领八方的标志。于是皇城之内,宫室光明,城阙门庭,壮丽神圣,豪华处不越法度,俭朴处也不过分。皇城之外,就原野而建苑囿,疏流泉而为沼湖,
藻繁盛以藏鱼,圃草丰茂而育兽,体制同于梁邹,意义合乎灵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