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有西都宾问于东都主人曰:“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[1],尝有意乎都河洛矣[2],辍而弗康[3],寔用西迁[4],作我上都[5]。主人闻其故而睹其制乎?”主人曰:“未也。愿宾摅怀旧之蓄念[6],发思古之幽情,博我以皇道[7],弘我以汉京。”宾曰:“唯唯。”
【注释】
[1]皇:大。
[2]河洛:黄河与洛水。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。这里指洛阳(今属河南)。
[3]辍:中止。弗康:不安。康,安。
[4]寔(shí)用:因此。寔,通“是”,这,此。
[5]作:兴建,造作。上都:首都。此指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曰:“李贤曰:高祖五年,娄敬说上都关中。上疑之。左右大臣皆山东人,多劝都洛阳。此为有意都河洛矣。张良曰: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,四面受敌,非用武之国。关中金城千里,天府之国也。于是上即日西都关中。此为辍而弗康。”
[6]摅(shū):抒发。
[7]皇道:大道。
【翻译】
有一位长安的客人,向洛阳主人发问:“听说汉初营建首都,曾有意选择河洛之滨,后来认为此地定都并不安宁,因此决定西迁,以长安作为汉京。主人是否了解迁都的故事?是否见过长安的体制?”主人道:“没有啊。希望客人吐露怀旧的素心,抒发思古之幽情,阐发高祖定都的道理以扩充我的知识,叙述长安的情况以增长我的见闻。”客人道:“好的,好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