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既而齐德龙兴[1],顺皇高禅[2]。深达先天之运[3],匡赞奉时之业[4]。弼谐允正[5],徽猷弘远[6]。树之风声[7],著之话言[8]。亦犹稷契之臣虞夏[9],荀裴之奉魏晋[10]。自非坦怀至公[11],永鉴崇替[12],孰能光辅五君[13],寅亮二代者哉[14]?大启南康[15],爰登中铉[16]。时膺土宇[17],固辞邦教[18]。今之尚书令,古之冢宰[19]。虽秩轻于衮司[20],而任隆于百辟[21]。暂遂冲旨[22],改授朝端[23]。迩无异言,远无异望[24]。帝嘉茂庸[25],重申前册[26]。执五礼以正民[27],简八刑而罕用[28]。故能骋绩康衢[29],延慈哲后[30]。义在资敬[31],情同布衣[32]。出陪銮躅[33],入奉帷殿[34]。仰《南风》之高咏[35],餐东野之秘宝[36]。雅议于听政之晨[37],披文于宴私之夕[38]。参以《酒德》[39],间以《琴心》[40]。暧有余晖[41],遥然留想[42]。君垂冬日之温[43],臣尽秋霜之戒[44]。肃肃焉[45],穆穆焉[46],于是见君亲之同致[47],知在三之如一[48]。
【注释】
[1]龙兴:喻新王朝的兴起。孔安国《尚书序》:“汉室龙兴,开设学校。”
[2]顺皇:即宋顺帝。史书载为宋明帝第三子,即位后三年禅位于齐高帝萧道成。
[3]先天:先于天时而行事。《周易·乾》:“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”
[4]匡:正。赞:助。奉时:即奉天时。
[5]弼:辅助。谐:和谐,谓同心协力。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允迪厥德,谟明弼谐。”孔疏:“以辅弼和谐其政。”允:诚信。
[6]徽猷:高明的谋略。《诗经·小雅·角弓》:“君子有徽猷,小人与属。”
[7]风声:风气教化。《春秋左传·文公六年》:“树之风声,分之采物,著之话言。”
[8]著:著录。谓著录于典册。话言:即话语,为同义词连用。指善言。
[9]稷契(xiè):传说中辅佐虞舜的两位贤臣。虞夏:虞舜、夏禹。稷传说在舜时教人稼穑,契传说在舜时助禹治水有功,被任为司徒。
[10]荀:荀攸,字公达。曹操谋士。裴:裴秀,字季彦。魏末被司马炎任为尚书令、右光禄大夫。
[11]坦怀:坦露胸怀,谓真诚待人。至公:极公正,大公。
[12]鉴:明察。崇替:灭亡。《国语·楚语》:“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,与哀殡丧,于是有叹,其余则否。”韦昭注:“崇,终也;替,废也。”
[13]光辅:有成就地辅佐。《春秋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能歆神人,宜其光辅五君以为盟主也。”五君:这里指宋文帝、宋明帝、宋顺帝、齐高帝、齐武帝。时齐武帝尚未即位,此预言之。
[14]寅亮:恭敬信奉。《尚书·周官》:“贰公弘化,寅亮天地,弼予一人。”二代:指宋、齐二朝。
[15]大启:大开(开拓封地)。《诗经·鲁颂·
宫》:“大启尔宇,为周室辅。”南康:郡名。今江西赣州。始置于晋。《南齐书·褚渊传》:“建元元年,进位司徒,侍中、中书监如故。封南康郡公,邑三千户。渊固让司徒。”
[16]中铉(xuàn):即铉,横贯鼎耳用来扛鼎的器具。这里指司徒之职。吕延济注:“铉,鼎耳也,谓三公也。”
[17]膺:接受。土宇:封地,指封为南康郡公,食邑三千户。
[18]邦教:指司徒之职。司徒掌邦之教化。
[19]冢宰:周代官名。为六卿之首。《尚书·周官》:“冢宰掌邦治,统百官,均四海。”
[20]秩:品级第次。指尚书令的品级。《南齐书·褚渊传》:“寻加尚书令,本官如故。”衮司:三公。
[21]百辟:百官。
[22]冲旨:指天子之深意。李周翰注:“冲,深;旨,意也。”
[23]朝端:指司徒之职。因属三公之位,处朝臣之首,故称。《南齐书·褚渊传》:“(建元)二年,重申前命为司徒,又固让。”
[24]“迩无异言”二句:谓合于众望。迩,近。
[25]嘉:赞美。茂:盛,大。庸:功劳。
[26]前册:谓此前任为司徒的册书。册书,即诏书。
[27]五礼:古代的五种礼仪:祭祀之事为吉礼,冠婚之事为嘉礼,宾客之事为宾礼,军旅之事为军礼,丧葬之事为凶礼。
[28]简:略。八刑:古代的八种刑罚:一为不孝之刑,二为不义之刑,三为不姻之刑,四为不悌之刑,五为不任之刑,六为不恤之刑,七为造言之刑,八为乱民之刑。《周礼·大司徒》:“以乡八刑纠万民。”罕:少。
[29]骋:驰骋,建立。绩:功劳。康衢:大道。
[30]慈:爱戴。哲后:贤君。
[31]资:用,致。《孝经》:“资于事父以事君,而敬同。”
[32]布衣:平民之服。代指平民。
[33]銮躅(zhuó):犹言銮驾,帝王车驾,代指帝王。躅,足迹。
[34]帷殿:张设有帷幔的宫殿。
[35]《南风》:古诗名。相传为舜所作。《孔子家语·辩乐解》:“昔者舜弹五弦之琴,造《南风》之诗。其诗曰:‘南风之熏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;南风之时兮,可以阜吾民之财兮!’”这里隐以舜比齐高帝。
[36]餐:犹欣赏。东野:李善注:“‘野’当为‘杼’,古‘序’字也。”堂上的东西墙叫做序,东序就是堂东墙。《尚书·顾命》:“大玉、夷玉、天球、河图,在东序。”李善注:“天球,宝器也。《河图本纪》:‘图帝王终始存亡之期。’《典引》曰:‘御东序之秘宝。’”因陈列在东序的天球、河图等物皆为帝王的秘宝瑞物,故以之为美。
[37]雅:正。
[38]披文:作文。宴私:谓君臣宴乐。《诗经·小雅·楚茨》:“诸父兄弟,备言燕私。”
[39]参:杂。《酒德》:晋刘伶作有《酒德颂》,是讲饮酒的旨趣品德的。
[40]《琴心》:琴曲名。《列仙传》:“涓子作《琴心》三篇。”
[41]暧:昏暗。为日将落时情景,隐喻行将死去的齐高帝。
[42]遥然留想:留心细想遥远的事情。刘良注:“谓远想安危之理,君臣相戒也。”
[43]冬日之温:谓君恩。言其柔和温暖。
[44]戒:警惧。
[45]肃肃:恭敬貌。《诗经·大雅·思齐》:“雝雝在宫,肃肃在庙。”指臣对君恭敬。
[46]穆穆:仪表美好、容止端庄恭敬的样子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穆穆文王,于缉熙敬止。”谓君对臣祥和。
[47]君亲:事君事亲。同致:一致。
[48]三:谓父、师、君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成闻之:‘民生于三,事之如一。’父生之,师教之,君食之。非父不生,非食不长,非教不知。生之族也,故一事之。”
【翻译】
接着齐朝兴起,顺帝让位。深通先于天时行事的运数,辅助奉天时而动的大业。同心辅佐诚信端正,高明谋略宏大深远。为国树立良好的风气教化,把有益的话著录于典册。就像稷、契做了虞夏的贤臣,荀攸、裴秀效力于魏国西晋。要不是胸怀坦荡大公无私,目光长远明察兴亡之书,怎能出色辅佐五位君王,敬信两个朝代呢?开拓封地于南康郡,又登上了三公高位。当时接受了封地,坚辞了司徒的任命。现在的尚书令,相当于古代的冢宰。虽然品级轻于三公,而职权却重于百官。暂顺了天子的深意,重新授予司徒之职。近处没有不同意见,远处没有不同看法。高帝赞美丰功伟绩,重申对司徒的任命。执行五种礼仪以端正民风,简省八种刑罚很少动用。故能行进在康庄大道上以建立功绩,延续慈爱于贤王之身。道义在于敬重君王,感情如同布衣之亲。出朝陪乘銮驾,入朝侍奉帷殿。仰闻高声吟咏《南风》之诗,欣赏东墙边陈列的秘藏国宝。相与谈论于听政之晨,读书作文于宴饮之夕。中间插入《酒德》之文,静心聆听《琴心》之曲。日色昏暗仍然放出余晖,把遥远的事情留心细想。君王投下冬日的温暖,臣下如面对秋霜一样戒惧。是这样的恭敬,是这样的端庄,于是看到了事君事亲的一致,知道了父、师、君虽在三而如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