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主父宦不达,骨肉还相薄。

【原文】

主父宦不达[1],骨肉还相薄[2]

买臣困采樵,伉俪不安宅[3]

陈平无产业,归来翳负郭[4]

长卿还成都,壁立何寥廓[5]

四贤岂不伟[6],遗烈光篇籍[7]

当其未遇时,忧在填沟壑[8]

英雄有屯邅[9],由来自古昔。

何世无奇才,遗之在草泽[10]

【注释】

[1]主父:主父偃。汉武帝时人,官至齐相。当其游学未遇时,“身不得遂,亲不以为子,昆弟不收,宾客弃我,我厄日久矣”。事见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。宦:仕,做官。不达:指尚未做官。

[2]骨肉:指至亲。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:“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气而异息。若草莽之有华实也,若树木之有根心也,虽异处而相通,隐志相及,痛疾相救,忧思相感,生则相欢,死则相哀,此之谓骨肉之亲。”薄:轻鄙之。

[3]“买臣”二句:朱买臣,汉武帝时人。初贫,后官至丞相长史。《汉书·朱买臣传》曰:朱买臣“家贫,好读书,不治产业,常艾薪樵卖以给食。担束薪,行且诵书。其妻亦负戴相随,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。买臣愈益疾歌。妻羞之,求去。买臣笑曰:‘我年五十当富贵,今已四十余矣。汝苦日久,待我富贵报汝功。’妻恚怒曰:‘如公等,终饿死沟中耳,何能富贵!’买臣不能留,即听去”。伉俪(kàng lì),夫妇配偶之雅称。不安宅,不安于家室。

[4]“陈平”二句:陈平,汉初功臣,官至丞相。初家贫,居于负郭穷巷,以敝席为门。事见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。翳(yì),吕向注:“翳,依也。”负郭,房屋背着城墙。

[5]“长卿”二句:司马相如,字长卿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曾游临邛(今四川邛崃),以琴挑王孙之女卓文君,与之同还成都。家中空无所有,家徒四壁。事见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。寥廓,空虚,空旷。

[6]四贤:指上述主父偃、朱买臣、陈平、司马相如四位贤达之士。伟:出众,奇异。

[7]遗烈:前人遗留的业迹。光篇籍:彪炳史册。

[8]填沟壑(hè):死。人死埋于地下,故称“填沟壑”。

[9]屯邅(zhūn zhān):亦作“迍邅”,艰难的处境。

[10]遗:弃。刘良注:“自伤沉沦,于此见志。”草泽:草野之中。指奇才不为世用,流落在民间。

【翻译】

主父当年未做官,至亲骨肉也淡然。

买臣窘困去采樵,妻子抱怨宅不安。

陈平穷巷无产业,破席为门难为看。

相如初还成都日,家徒四壁更凄惨。

四贤业绩天下少,立功立言有遗篇。

人之穷达在际遇,未遇几致沟壑填。

英雄总有失意时,此事自来古难全。

世上何代无奇才,往往落魄草泽间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