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榷惟庸蜀与鸲鹊同窠[1],勾吴与蛙黾同穴[2]。一自以为禽鸟,一自以为鱼鳖。山阜猥积而踦
[3],泉流迸集而咉咽[4]。隰壤瀸漏而沮洳[5],林薮石留而芜秽[6]。穷岫泄云[7],日月恒翳[8]。宅土熇暑[9],封疆障疠[10]。蔡莽螫刺[11],昆虫毒噬[12]。汉罪流御,秦余徙㡂[13],宵貌蕞陋[14],禀质遳脆[15],巷无杼首,里罕耆耋[16]。或魋髻而左言[17],或镂肤而钻发[18]。或明发而嬥歌[19],或浮泳而卒岁[20]。风俗以韰果为婳[21],人物以戕害为艺[22]。威仪所不摄[23],宪章所不缀[24]。由重山之束阨[25],因长川之裾势[26]。距远关以
蛋[27],时高樔而陛制[28]。薄戍绵幂[29],无异蛛蝥之网[30];弱卒琐甲[31],无异螳蜋之卫[32]。与先世而常然[33],虽信险而剿绝。揆既往之前迹[34],即将来之后辙。成都迄已倾复[35],建业则亦颠沛。顾非累卵于叠棋[36],焉至观形而怀怛[37]。权假日以余荣[38],比朝华而菴蔼[39]。览《麦秀》与《黍离》[40],可作谣于吴会[41]。
【注释】
[1]榷(què)惟:大抵、大凡之意。庸:古国名。在汉水以南,属楚之小国。
[2]勾吴:吴太伯始所居之地名曰勾吴。此指东吴。蛙黾(měng):即蛤蟆。
[3]山阜猥积:山高曲折幽深。猥,曲。积,深。踦
(qī qū):即崎岖,险而不平。
[4]迸集:喷涌聚集。咉(yǎng)咽:水流不通。
[5]隰(xí)壤:低湿的地方。瀸(jiān):浸润。沮洳(jù rù):地低而湿。
[6]石留:喻土地多石。芜秽:荒秽。
[7]穷岫(xiù):远山。泄:出。
[8]翳(yì):掩翳。
[9]熇(xiāo)暑:酷热。
[10]封疆:指吴、蜀两地边界。障:即瘴,瘴气。疠:严酷的瘟疫。
[11]蔡莽:野草。螫刺:毒草刺人。
[12]昆虫:各种虫类。昆,众。
[13]“汉罪”二句:两句互文见义,指秦汉之时,流放罪人到吴、蜀之地,以御魑魅,及流放者传下的后裔。㡂(lì),余。据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秦破赵,迁卓氏于蜀。汉时日南、比景、合浦、九真亦皆有徙者。
[14]宵:通“肖”。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曰:“(刘)良注训‘宵’为‘小’,与‘蕞(zuì)陋’义复。”
[15]遳(cuō)脆:遳、脆同义,脆弱。《集韵》:“脞,脆也。”
[16]“巷无杼首”二句:巷无长寿人,里少年长者。杼首,长首。古人以为长寿之相。耆耋(dié),六十以上的长者,为年老之称。
[17]魋(chuí)髻:一撮发结,其形如椎,故谓之椎结,又作“魋结”。魋,通“椎”。左言:谓与中原语言相左。
[18]镂肤:文身。钻发:断发。
[19]明发:黎明。发,晓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明发不寐,有怀二人。”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明发,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。”嬥(tiǎo)歌:古代巴蜀少数民族歌唱时,手牵手相连而跳。
[20]或浮泳而卒岁:指吴地多水,以浮泳度日。
[21]韰(xiè)果:即韰惈(guǒ),狭隘果敢。婳(huà):快。胡绍煐曰:“婳,犹快也。”
[22]人物以戕害为艺:刘良注:“人物以残忍杀害为能也。”
[23]威仪所不摄:《诗经·大雅·既醉》:“朋友攸摄,摄以威仪。”威仪,庄严的仪容举止。摄,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曰:“即佐也。”
[24]宪章:典章制度。缀:连,约束。
[25]束阨:群山相聚而形成的要隘。
[26]裾势:依据形势。裾,通“据”。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曰:“善本自当作‘据’。”
[27]距远关以
(kuī yú):李周翰注:“距守远关,
中国。”
、
,皆窥视、偷看义。引申为觊觎。
[28]时: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曰:“时,疑当作‘跱’。”跱,踞。高樔:高巢。这里喻吴、蜀地势山川险要。陛制: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曰:“陛,盖‘
(bī)’之借字。《说文》:‘
,牢也。所以拘罪人。’
制,犹言拘制也。”
[29]薄戍:微弱的守卫。绵幂:弱小。
[30]蝥(máo):虫名。
[31]琐:碎。
[32]螳蜋(láng)之卫:事见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汝不知夫螳蜋乎?怒其臂以当车辙,不知其不胜任也,是其才之美者也。”
[33]与:数。或谓语助词。先世:先代。指春秋吴王夫差据吴地而败,东汉公孙述割据蜀地而亡。
[34]揆:度。
[35]成都:三国蜀都,今属四川。下文建业,三国吴都,今江苏南京。
[36]累卵于叠棋:据《说苑》,晋灵公造九层台,凡谏者斩。荀息求见灵公说:“我能把十个棋子叠起来,上面再累上九只鸡蛋。”于是荀息如是而作。晋灵公说:“危险啊!”荀息说:“这不危险!九层台更是危险,三年造不成,邻国必然兴兵,社稷灭亡,君欲何望?”公乃罢台。
[37]怛(dá):惧。
[38]权:苟且。假日从余荣:借太阳的余晖。
[39]比朝华而菴(yǎn)蔼:犹如盛开的朝花。菴蔼,繁盛貌。
[40]《麦秀》:李善注:“《尚书大传》曰:“微子将朝周,过殷之墟,见麦秀之
,曰:‘此父母之国,宗庙社稷所立也。’志动心悲欲哭,则为朝周。”《黍离》:《诗经·王风》有《黍离》,毛序谓西周亡后,周大夫过宗庙宫室,尽为禾黍,徘徊不能去,乃作《黍离》。以上皆言亡国之痛。
[41]可作谣于吴会(kuài):指东吴亦可作《麦秀》《黍离》之歌。喻东吴即亡。何焯曰:“四句以吴后亡言,吴虽假日余荣,终于《黍离》《麦秀》也。”
【翻译】
“总之蜀汉居山林,与鸲鹊同一窠;东吴处水泽,与蛙黾同一穴。蜀人自以如禽鸟,吴人自以为鱼鳖。一是山冈曲折幽深、崎岖险峻,一是泉流聚集、堵塞不通。一是土壤渗水,地势低湿,一是山林石多,贫瘠荒芜。重山阴云飞,日日常不见。宅土酷热,僻地生瘴气。毒草丛生,利刺螫人,毒虫遍地,飞袭咬人。秦汉流放罪犯地,传下后代在此居,这些人相貌丑陋,身材矮小,秉性懦弱,巷中没有长寿人,里中不见年老者。巴蜀人头梳椎髻,口操夷语;勾吴人身刺花纹,剪断头发。一是黎明破晓即歌舞,一是游浮江湖度岁月。风俗以狭隘果敢为痛快,人物以残忍刺杀为技艺。庄严威容全不需,宪章制度无约束。靠着崇山峻岭险阻,依凭川江大河成形势。拒守远关,窥伺上国,据跱高巢,拘制其民。其守卫之薄弱,如同蜘蛛所结之网;兵单甲敝,无异螳螂以臂挡车。两地先代就如此,即使地势险要,终归灭绝。考察历史,吴王夫差和公孙述的灭亡,正是吴、蜀的下场。成都业已倾覆,建业也分崩离析。危危乎犹如累卵于棋上,不待观形惊心。暂借太阳的余晖,苟延残喘,正如木槿,朝华夕落。听听微子《麦秀》歌,看看东周《黍离》诗,东吴将唱亡国恨,为期已不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