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至于山川之倬诡[1],物产之魁殊[2],或名奇而见称,或实异而可书。生生之所常厚[3],洵美之所不渝[4]。其中则有鸳鸯、交谷[5],虎涧、龙山[6],掘鲤之淀[7],盖节之渊[8]。
精卫[9],衔木偿怨。常山平干[10],钜鹿河间[11],列真非一[12],往往出焉。昌容练色,犊配眉连[13]。玄俗无影,木羽偶仙[14]。琴高沉水而不濡,时乘赤鲤而周旋[15]。师门使火以验术,故将去而林燔[16]。易阳壮容[17],卫之稚质[18]。邯郸
步[19],赵之鸣瑟[20]。真定之梨[21],故安之栗[22]。醇酎中山,流湎千日[23]。淇洹之笋[24],信都之枣[25]。雍丘之粱[26],清流之稻[27]。锦绣襄邑[28],罗绮朝歌[29]。绵纩房子[30],缣总清河[31]。若此之属,繁富夥够[32],非可单究[33],是以抑而未罄也[34]。盖比物以错辞[35],述清都之闲丽[36]。虽选言以简章,徒九复而遗旨[37]。览大《易》与《春秋》,判殊隐而一致[38]。末上林之
墙,本前修以作系[39]。其军容弗犯[40],信其果毅[41],纠华绥戎[42],以戴公室,元勋配管敬之绩[43],歌钟析邦君之肆[44],则魏绛之贤,有令闻也[45]。闲居隘巷[46],室迩心遐[47],富仁宠义[48],职竞弗罗[49]。千乘为之轼庐,诸侯为之止戈,则干木之德,自解纷也[50]。贵非吾尊,重士逾山[51],亲御监门,嗛嗛同轩[52]。搦秦起赵[53],威振八蕃[54],则信陵之名,若兰芬也。英辩荣枯[55],能济其厄[56],位加将相,窒隙之策[57]。四海齐锋[58],一口所敌[59],张仪张禄[60],亦足云也。
【注释】
[1]倬(zhuō)诡:卓绝奇异。
[2]魁殊:丰富独特。
[3]生生:孳息不绝,进化不已。常厚:谓适生生之情以自重。
[4]洵:信,诚然。渝:变更,违背。
[5]鸳鸯:水名。在今河北境内。交谷:水名。在今河北临漳南。
[6]虎涧:山涧名。在今河南安阳北。龙山:山名。在今河北涉县。
[7]掘鲤之淀:掘鲤淀,水淀名。约在今河北河间。
[8]盖节之渊:盖节渊,湖名。约在今山东德州。
[9]
(chì):鸟飞的样子。精卫:据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记载,炎帝小女儿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化为精卫鸟,不断衔取西山木石以填东海,故下句言“衔木偿怨”。
[10]常山:即恒山传说中的仙人昌容,号常山道人。据《列仙传》记载,她自称殷王女,食蓬蘽根;二百余年而容貌如二十许人,故下文言“昌容练色”。平干:指仙人师门。师门的师傅啸父,为冀州人,曾在曲周市上。曲州属广平郡,汉武帝时,曾以广平郡为平干国,而师门是啸父的弟子,所以此指师门出于平干。
[11]钜鹿:指仙人木羽。木羽为钜鹿(今属河北)人。河间:指仙人玄俗。玄俗自言河间人,卖药于市,九丸一钱,治百病。
[12]列真:列仙。
[13]犊配眉连:据《列仙传》记载,邺人犊子,有时年轻有时年老,有时很美有时奇丑,人遂知其为仙。又有阳都女,两眉相连,耳细而长,人也以为仙人。后二人相遇,互悦而结为夫妇。出门时两人共牵牛犊而行,没有人能追赶上。
[14]木羽偶仙:《列仙传》载,木羽母贫贱,曾助产妇,产妇儿生,儿自下唼母,母大怖。晚梦戴大冠赤帻者守在儿旁说:“此儿司命君也。当报汝恩,使子与木羽俱仙。”母暗记于心。后生儿,取名木羽。木羽十五岁时,夜有车马来迎接,大呼:“木羽!木羽,为我御来!”于是一 起离开。
[15]“琴高”二句:琴高,仙人。据《列仙传》记载,琴高,战国人。浮游冀州两百余年。后入涿水中取龙子,与弟子期某日返。至时,琴高果乘赤鲤而出,留一月余,复入水而去。濡,浸,湿。
[16]“师门”二句:据《列仙传》记载,师门能使火,后被孔甲所杀,埋在野外。一日风雨过后,周围山林被烧为灰烬。
[17]易阳壮容:易水之阳,中多美女。壮容,少女美丽容颜。
[18]卫之稚质:卫地娇容。稚质,童颜。亦指少女容貌之美。
[19]邯郸
(xǐ)步:邯郸少女轻快优雅的步伐。
[20]鸣瑟:弹瑟。
[21]真定:古县名。治所在今河北正定。
[22]故安:古县名。今河北固安。
[23]“醇酎中山”二句:中山,中山郡,地名。在今河北唐县、定州一带。相传中山出美酒。据干宝《搜神记》记载,有一个叫刘玄石的人,从中山酒家沽得千日酒,归家而醉,家人不知,以为死,棺葬三年,酒家来,使破冢开棺,刘玄石才醉醒。流湎,饮酒而醉。
[24]淇(qí):淇园,地名。古时以产竹著名,在今河南淇县附近。洹(huán):洹水,即流经今山西、河南之安阳河。
[25]信都:郡名。治所为今河北冀州。
[26]雍丘:地名。在今河南杞县。
[27]清流:地名。在今河北临漳西。
[28]襄邑:地名。在今河南睢县。
[29]朝歌:殷都城。在今河南淇县。
[30]绵纩(kuàng):丝绵絮。房子:地名。在今河北高邑西。据载房子城出白土,细滑膏润,可以濯锦,可致鲜洁。
[31]缣(jiān)总:轻细丝绢。缣,《释名·释采帛》:“兼也,其丝细致,数兼于绢,染兼五色,细致,不
水也。”总,丝数名。古代丝八十根为一总。清河:郡名。在今河北清河。
[32]夥(huǒ):多。够:多。
[33]单究:一一而究。
[34]抑:抑制、控制感情。依张铣说。罄(qìng):尽。
[35]比物以错辞:排比事物,遣词为文。
[36]清都:指魏都。闲丽:雄伟壮丽。闲,大貌。
[37]“虽选言”二句:李周翰注:“先生言以其土地物杂,错文辞,述魏都之闲丽,然虽择选章句,徒至九变回复而终遗其美。”选言,即遣词为文。简章,文章。九复,多次反复。旨,美。
[38]判殊隐而一致:王念孙《读书志馀》曰:“言《易》与《春秋》虽有隐显之分,而其致一也。”一致,合德若一。
[39]“末上林”二句:李周翰注:“《上林赋》云颓墙填堑者,为汉氏苑囿之大,方欲颓之,使山泽之人得至。而我无苑囿之大,山川万物皆符自然,故以颓墙为末事也。守古人贤圣之道而系袭之,以为本也。”末,以为末事。指不足取。
(tuí)墙,倒塌的墙。前修,前贤。系,系袭,继承。
[40]其军容弗犯:指春秋时晋大夫魏绛事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公以魏绛为不犯,使佐新军。”韦昭注:“不犯,不可犯以非法也。”
[41]信:通“伸”。果毅:果敢刚毅。
[42]纠华绥戎:纠察华夏,使不为非;抚安戎狄,使不为乱。
[43]元勋配管敬之绩:管仲相齐桓公,九合诸侯,魏绛辅晋悼公,七合诸侯,故谓“元勋配管敬之绩”。元勋,大功。管敬之绩,管敬仲,敬,管仲之谥号。
[44]歌钟析邦君之肆:据《国语·晋语》记载,春秋时,郑伯进献晋悼公女乐十六人,歌钟二肆,晋悼公赐魏绛女乐八、歌钟一肆。歌钟,乐器名。即编钟。邦君,晋悼公。肆,悬钟十六为一肆。
[45]令闻:好名声。令,美。
[46]闲居隘巷:指段干木身处穷陋之巷。
[47]室迩心遐:居室虽近而心远大。
[48]富仁宠义:富有仁德,尊崇道义。宠,推崇。
[49]职竞弗罗:心中不列仕途之争。职,职掌。此指出仕。
[50]“千乘”几句:事见《吕氏春秋·期贤》。段干木为战国魏人,其人隐士。魏文侯十分敬重段干木,乘车经过段干木的住房,凭轼以表敬意。驾车人不解,魏文侯对他说:“段干木不趋流俗,怀君子之道,隐处陋之巷,而名声驰于千里之外,不肯为寡人之臣。我虽有势,但段干木富于义,势不如德可贵,财不如义高尚,吾不能不对段干木凭轼致敬。”后来秦欲攻魏,司马康谏道:段干木是贤人,魏王十分尊重他,天下都知道这件事,恐怕不能加兵于魏。秦王听从了司马康的劝阻,遂止兵。千乘,此指魏文侯。轼庐,乘车经过某人住处,凭轼以表敬意。
[51]“贵非”二句:吕向注:“魏公子无忌,封信陵君。不以贵自尊,重天下贤士逾于丘山。”
[52]“亲御”二句:事见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。魏公子无忌大会宾客,众客坐定,使车骑随从,空左位,亲自驾车迎接大梁夷门监者侯嬴。后来侯嬴为无忌设计夺大将晋鄙军权以救赵,退秦军。监门,看管城门的人。此指侯嬴。嗛嗛(qiè),谦逊貌。轩,车。
[53]搦(nuò)秦起赵:信陵君救赵,击破秦军,邯郸遂存。搦,按抑。
[54]威振八蕃:威震列国。
[55]英辩荣枯:李周翰注:“英雄辩说,荣枯在于一朝。”荣枯,喻政治上的得志和失意。指战国魏人张仪、范雎,他们出身贫贱,困厄一时,但凭他们的雄辩高才,先后在秦国为相。范雎助秦王抑制消除内部贵族势力,使秦昭王大权在握;张仪游说诸侯,破坏合纵,皆有功于秦。
[56]能济其厄:能渡过厄运。据《史记·范雎列传》,范雎欲事魏王,无门乃事魏中大夫须贾,须贾阴怨范雎,使魏将魏齐笞击之。范雎装死,后改名张禄先生,遂入秦。张仪尝随楚相饮酒,楚相亡璧,楚相门下猜疑张仪,执张仪掠笞数百,张仪不服,释放后赴秦。
[57]窒隙:堵塞空隙。言轻而易举,如以一物塞小窍。依李周翰说。
[58]四海齐锋:言诸侯连横,联合攻秦。
[59]一口所敌:言范雎、张仪以言说挡得上诸侯齐锋。
[60]张禄:即范雎。见上注。
【翻译】
“说到大魏山川奇异卓绝,物产丰盛独特,有的因名号出奇而闻名,有的因实体特异而传颂。人类自强自重,生生不息,确实美好而永远不变。这中间有鸳鸯、交谷二水,还有虎涧、龙山,有掘鲤淀、盖节渊。展翅飞翔的精卫鸟,衔木填海报仇怨。常山仙人昌容,师门学于平干,钜鹿之仙木羽,河间真人玄俗,一个个列仙,随处修炼成道。昌容殷王后,练色如少女;犊子配偶阳都女,两眉相连耳细长。玄俗日中有形无影,木羽偕母双双成仙。琴高入涿水,一月再出不湿衣,时乘赤鲤鱼,常来常往仙俗间。师门善使火,大显神灵术,离开人世后,山林尚化灰。易水之北,少女美颜,卫之淑女,稚质俏丽。邯郸婵娟,姿态优雅,赵人酷爱音乐。真定产梨,故安产栗。中山美酒,一醉三年。淇、洹的嫩笋,信都的红枣。雍丘的谷子,清流的稻米。襄邑的锦绣,朝歌的罗绮。房子的丝绵,清河的细绢。诸如此类,实在繁富丰盛,不能一一道尽,只好抑制情怀,难以尽情细说。假如铺排文辞,描述魏都的雄伟壮丽。即使精选语言,妙成章句,反复咏诵,也难以说尽。阅读大《易》与《春秋》,措辞隐显有区别,合于道义却一致。至于《上林赋》所自豪的“
墙填堑”,真乃小道,大魏尊奉继承前贤业绩。前贤有魏绛,军容严整不可犯,伸张果敢刚毅;纠察华夏,安抚四夷,拥戴王室,大功可比管仲,君分歌钟赐一肆,魏绛贤明传美名。又有段干木,居住在陋巷,室近俗世,理想远大,富有仁德,推崇道义,心中不存仕途之争。魏文侯过其住宅,停车致敬,秦王闻其大名,止戈息武,段干木德义平纠纷。又有信陵君,不以高贵而自尊,敬待贤士比山重,亲自驾车迎侯嬴,监门同车更谦谦。却秦救赵,威震列国,信陵美名,芬芳若兰。又有范雎和张仪,雄辩得志,几经困厄,将相加身,运筹划策,度时济世,轻而易举,如塞小孔。诸侯合纵,齐锋攻秦,二张一言,能敌四海之师,张仪、张禄,也值得称扬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