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至乎勍敌纠纷[1],庶土罔宁[2]。圣武兴言[3],将曜威灵[4]。介胄重袭[5],旍旗跃茎[6]。弓珧解檠[7],矛
飘英[8]。三属之甲[9],缦胡之缨[10]。控弦简发[11],妙拟更嬴[12]。齐被练而铦戈[13],袭偏裻以
列[14]。毕出征而中律[15],执奇正以四伐[16]。硕画精通[17],目无匪制[18]。推锋积纪[19],铓气弥锐[20]。三接三捷,既昼亦月[21]。克翦方命[22],吞灭咆烋[23]。云撤叛换[24],席卷虔刘[25]。祲威八纮[26],荒阻率由[27]。洗兵海岛,刷马江州[28]。振旅
[29],反旆悠悠[30]。凯归同饮,疏爵普畴[31]。朝无刓印[32],国无费留[33]。丧乱既弭而能宴[34],武人归兽而去战[35]。萧斧戢柯以柙刃[36],虹旍摄麾以就卷。斟《洪范》[37],酌典宪[38]。观所恒[39],通其变[40]。上垂拱而司契[41],下缘督而自劝[42]。道来斯贵,利往则贱[43]。囹圄寂寥[44],京庾流衍[45]。
【注释】
[1]勍(qíng)敌:强敌。纠纷:乱,纷乱。
[2]庶土:指天下。罔:无。
[3]圣武:指魏武帝曹操。张载注:“建安十九年五月,立魏公,位诸侯王上。赤绂,远游冠。二十一年,进爵为王。二十二年,得设天子旍旗,出警入跸。赐朱冠,冕十二旒,金根车,驾六马,建太常,设五时副车。”故下云“介胄重袭,旍旗跃茎”云云。
[4]曜(yào):照耀。
[5]介:甲。胄:头盔。重袭:重而衣之。
[6]旍(jīng)旗:旌旗。跃:举。茎:旗杆。
[7]珧(yáo):弓名。珧本为小蚌,饰弓两端,因以为名。檠(qíng):矫弓的工具。李善注引《金匮》曰:“良弓非勍檠不张。”
[8]
(chán):小矛。英:矛上的羽饰。
[9]三属(zhǔ)之甲:古代战士的铠甲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魏氏武卒,衣三属之甲。”属,联。
[10]缦胡:又作“曼胡”,言无文饰。曼,无。依胡绍煐说。
[11]控弦:引弦。简发:谓择处而发。简,择。
[12]更嬴:古善射者。据《战国策·楚策》记载,更嬴能虚发而射中雁。
[13]齐被练而铦(xiān)戈:兵士齐披练,执铦戈。被,服。练,白色熟绢。古以练为甲里。铦,锋利。
[14]袭:穿着。偏裻(dú):戎衣名。
(huì)列:或止或列。
,中止。
[15]中律:言中克胜之法。依吕向说。
[16]奇正:古时用兵,以对阵交锋为正,设计邀截袭击为奇。《孙子兵法·势》:“奇正相生,如循环之无端。”
[17]硕画:远大的谋划。
[18]目光匪制:张铣注:“目见所为,皆合宜制。”
[19]推锋:举锋刃。指作战。推,举。积纪:十二年为一纪。谓武帝初平年起兵至建安二十五年(220)积一纪。
[20]铓(máng)气:锋芒之气。铓,刃端。
[21]“三接”二句:此指战斗频繁,屡战屡胜。李周翰注:“言一日三接战于敌人,一月三捷。”三,言其多。
[22]克:胜。翦:同“剪”,剪除。方命:违命,抗命。此指违抗王命者。
[23]咆烋(xiāo):咆哮。指自矜不服者。
[24]云撤:如云之消散。撤,除。叛换:即跋扈。
[25]虔刘:杀戮。指劫掠杀戮凶残之徒。
[26]祲(jìn):盛。八纮(hóng):八方极远处。
[27]荒阻:蛮荒险阻之地。亦极言其远。率由:率从。
[28]“洗兵”二句:随手钩带二都。海岛暗指吴,江州暗指蜀。江州,古代巴国首都,在今重庆。
[29]振旅:吕向注:“兵还曰振旅。”
(tián):众车声。又,高步瀛谓此赋语,盖即《诗经·小雅·采芑》之“振旅阗阗”。“阗”与“
”字异而义同。
[30]反旆(pèi):返军的旗帜。悠悠:旌旗飞舞。
[31]疏爵:分爵。普畴:指普遍衡量军功,按等赏赐。畴,种类,等级。
[32]朝无刓(wán)印:朝无印角磨刓之印。指朝廷对该赏的、该封的毫不犹豫,决不会有功不赏。刓印,棱角磨损之印。事见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(项王)使人有功,当封爵,刻印刓,忍不能予。”
[33]费留:有功不赏为费留。《孙子兵法·火攻》:“夫战胜攻取,而不修其功者,凶,命曰费留。”
[34]弭:平。宴:安乐。
[35]归兽:将马牛放归山野。意谓偃武修文。
[36]萧斧:古代兵器斧钺。萧,通“肃”。因斧钺用于刑罚,故取严肃之义。戢(jí):收敛,收藏。柙刃:将利刃收于匣中。
[37]《洪范》:《尚书》篇名。相传为箕子所作,内容为向周武王陈述政术。
[38]典宪:典章制度。
[39]恒:常理。
[40]通其变:变而通之,适合变化的形势。
[41]垂拱:指顺应天下,无为而治。司契:古者无文书法律,刻契合符以为信。此喻在上位者掌握法律。
[42]缘督:顺守中道。缘,顺。督,中。
[43]“道来”二句:人伦关系重道贱利。喻民风之纯朴。
[44]囹圄(líng yǔ):牢狱。
[45]京:大。庾:仓。流衍:堆积多。
【翻译】
“至于群雄混战,天下动荡不宁。圣明的魏武帝兴兵讨伐,圣灵威武照耀天下。将士披甲戴胄,士卒高举旗杆,旌旗迎风飘舞。调整好饰有贝壳的强弓,长短铁矛上挂着羽饰。身披三属铠甲,战盔配上武士红缨。引满弓,射中的,射艺不比更嬴差。甲里齐缝白绢,手执锋利长矛,穿上戎服出征。队伍行止有列,军威严正,师行征战尽合兵法,战争的奇正之术了如指掌。画谋奇策,精通妙理,所作所为,皆合兵法。战争持续整一纪,士气越战越猛锐。战事频繁,一日与敌三接战,经常一月三捷报。剪除违抗王命之徒,吞灭凶残不服之臣。飞扬跋扈之辈如烟消云散,烧杀掳掠之寇被席卷而去。威震八方极远处,蛮荒险阻来宾服。洗兵东方海岛,刷马西南江州。胜利班师,战车隆隆,军旗飘飘。凯旋归来,大宴将士,有军功者按等级封爵。朝无不忍予人之印,国无迟迟不赏之功。丧乱已平定,天下为安乐,军人归马放牛不再战。战斧收其柄,利刃归于匣,描虹战旗被卷藏。斟酌《洪范》政术,参考典章大法。不违常理,精通权变。明主执法,无为而治,百姓遵教,勉励中道。以修养道德为贵,以见利忘义为耻。监狱冷冷清清,大仓囤积丰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