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于是崇墉浚洫[1],婴堞带涘[2]。四门
[3],隆厦重起[4]。凭太清以混成[5],越埃壒而资始[6]。藐藐标危[7],亭亭峻趾[8]。临焦原而不恍[9],谁劲捷而无
[10]?与冈岑而永固,非有期乎世祀[11]。阳灵停曜于其表[12],阴祇蒙雾于其里[13]。菀以玄武[14],陪以幽林[15]。缭垣开囿[16],观宇相临。硕果灌丛,围木竦寻[17]。篁篠怀风[18],蒲陶结阴[19]。回渊漼[20],积水深,蒹葭
[21],雚蒻森[22]。丹藕凌波而的
[23],绿芰泛涛而浸潭[24]。羽翮颉颃[25],鳞介浮沉[26]。栖者择木[27],雊者择音[28]。若咆渤澥与姑馀[29],常鸣鹤而在阴[30]。表清籞[31],勒虞箴[32]。思国恤[33],忘从禽[34]。樵苏往而无忌[35],即鹿纵而匪禁[36]。腜腜坰野[37],奕奕菑亩[38]。甘荼伊蠢[39],芒种斯阜[40]。西门溉其前,史起灌其后[41],墱流十二,同源异口[42]。畜为屯云[43],泄为行雨。水澍粳稌[44],陆莳稷黍[45]。黝黝桑柘[46],油油麻纻[47]。均田画畴[48],蕃庐错列[49]。姜芋充茂,桃李荫翳[50]。家安其所,而服美自悦[51],邑屋相望,而隔逾奕世[52]。
【注释】
[1]崇:高。墉:城墙。浚:深。洫:城沟,即池。
[2]婴:绕。堞(dié):女墙,城上呈齿形的矮墙。涘(sì):水涯。
[3]
(niè):高貌。
[4]隆厦:高大的房屋。重起:重叠而起。
[5]凭太清以混成:楼观高峻而依天,若天然自成。太清,指天。
[6]越埃壒(ài)而资始:超越大地借混然之气而成。埃壒,尘土。这里指地。以上二句李周翰注:“谓楼观高峻而凭天,若混然而自成也。超越尘昏之所资,混然之气,以为造作之始也。”
[7]藐藐:远貌。标危:绝顶。标,尖端部分。危,高。
[8]亭亭:高远貌。峻趾:高高的基础。趾,基础。
[9]临焦原而不恍:面对焦原毫不逊色。焦原,山名。亦名横山,又名峥嵘谷。乃一巨石生成。据《尸子》记载,焦原广寻,长五十步,临百仞之溪,莒国莫敢近。恍,心神不安。
[10]谁劲捷而无
(xǐ):哪个强劲之辈登临能不害怕?
,同“葸”,心神不定,畏惧之貌。
[11]“与冈岑”二句:李周翰注:“言长坚固如山,岂可论年代之近远乎?”有期,有期限。
[12]阳灵:太阳神。指日。停曜:阳光笼罩。
[13]阴祇:地之神。以上二句极言楼台高峻。
[14]菀:园囿名。玄武:玄武苑,在邺城西。苑中有鱼梁、钓台、竹园、葡萄等果园。
[15]陪:附。幽林:茂密的树林。
[16]缭垣:围墙缭绕。囿:即苑。
[17]围木:巨树。寻:古长度单位。八尺为一寻。引申为高度。
[18]篁篠(xiǎo):篁,为竹林,篠,小竹,细竹。这里总指竹。怀风:含风。指风吹竹林。
[19]蒲陶:葡萄。结阴:葡萄架叶茂蔓衍,故多荫。
[20]漼(cuǐ):澄清。
[21]蒹葭(jiān jiā):荻,芦苇,皆水草。
(xuàn):强有力争地而出。《尔雅·释兽》:“
,有力。”指猛兽。蒹葭乃众草中强而有力者,故言“
”。
[22]雚(huán):芦苇。即蒹葭,古作“萑”,隶变作“雚”。蒻(ruò):嫩蒲。
[23]丹藕:指红莲。的
(lì):光亮鲜艳。
[24]芰(jì):菱角。叶浮水上,花黄白色,花落而实生。浸潭:即浸淫。又写作“浸寻”。
[25]羽翮(hé):指鸟类。颉顽(xié háng):鸟飞上飞下的样子。
[26]鳞介:指水中鱼龟之类。
[27]栖者:指飞鸟。
[28]雊(gòu)者:鸣雉。以上二句指各种小动物个个自得其乐。
[29]咆:鸣。渤澥(bó xiè):海名。即今渤海。姑馀:吴山名。
[30]常鸣鹤而在阴:《周易·中孚》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”
[31]表:标志。籞(yù):亦作“篽”,古代帝王的禁苑。吕向注:“籞,谓池沼草木有屋庇禽兽之处,表而不禁任人取之。”
[32]虞箴:虞人之箴。《春秋左传·襄公四年》记载,周武王的太史辛甲命百官各为箴辞,虞人因以田猎为箴,后称虞箴。其辞亦载《春秋左传》中。
[33]国恤:国忧。
[34]忘从禽:不从禽兽之乐。此言戒猎。
[35]樵:打柴。苏:取草。
[36]即鹿:逐鹿。
[37]腜腜(méi):肥美。坰(jiōng):郊野。
[38]奕奕:茂盛貌。菑(zī):本指初耕的农田。这里泛指田地。
[39]荼:苦荼。泛指野菜。伊:语助词。蠢:生长。
[40]芒种:稻麦。阜:多。
[41]“西门”二句:据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五十五引《邺中记》曰:魏文侯时,西门豹为邺令,修堤堰引漳水灌邺,以富魏之河南。后史起为邺令,引潭水十二渠,灌溉魏田数百顷。二句即指此。西门豹、史起,皆战国时魏人。
[42]“墱(dèng)流”二句:据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五十五:河北道相州邺县紫陌桥“之下有天井堰,二十里内作十二墱。墱相去三百步,令相灌注,即《魏都赋》云‘墱流十二,同源异口’”。墱流,有台阶的排水系统。
[43]畜:指蓄水。屯云:如云聚。
[44]澍(shù):沾,润。粳(jīng):稻类作物。稌(tú):稻。
[45]陆:指高地。莳(shì):种植。
[46]黝黝:即油油,禾黍之苗光悦貌。下句“油油”同。
[47]纻(zhù):纻麻。
[48]均田:据《汉书·王嘉传》注引孟康曰:“自公卿以下至于吏民,名曰均田,皆有顷数,于品制中令均等。”画畴:划定田界。
[49]蕃:屏障。庐:舍。错列:错杂而布。
[50]荫翳(yì):繁盛貌。
[51]服美:甘其食,美其服。
[52]隔逾:隔绝。奕世:累代。吕延济注:“言太平安无事,虽邑屋相望而阻绝,终世不相往来。”
【翻译】
“于是筑高城,挖深沟,城上女墙,城下池水围绕。四门高大雄伟,楼观大厦,重重叠叠。高峻依天,如天然生成;又似超越大地,浑然自成。绝顶邈远,基址高耸。即与百仞焦原相比亦不逊色,哪个强劲之辈登临能不心惊?永远坚固如山,岂可以年代计其久远。阳光停照在上,云雾迷漫其中。玄武苑,背靠丛林。墙垣缭绕,殿宇相望。灌木中硕果累累,大树高达千寻。风吹竹园,葡萄荫浓。池水曲折,又清又深,蒹葭争地而出,蒲苇茂密而生。红莲鲜艳,凌波水上;绿菱滋润,漂浮湖面。鸟儿上下翻飞,游鱼水中沉浮。飞禽择木栖息,雉鸟鸣声动听。皆汇集苑中而自得,犹如在大海高山吟啸,又如仙鹤舞鸣在树荫。苑囿有标记,取猎不禁止,虞箴古训,君主警戒。常思国事之忧,不为田猎之乐。樵夫苑中砍柴打草无所忌,猎人追逐麋鹿不干涉,真如文王之囿,与民同之。郊野多肥沃,土地又富饶。野草甘美,稻麦丰盈。西门豹引漳入邺于前,史起完善水利于后,共修墱流十二渠,水源灌注不同渠口。蓄水时,如乌云堆聚;排水时,如暴雨倾泻。水田稻谷润,高地植稷黍。桑柘光黝黝,纻麻绿油油。吏民田土,个个按等分赐,划定界限;房屋藩篱,交错排列。生姜白芋,丰富充裕,桃李枝繁,树荫密布。家家安居乐业,甘其食,美其服,人人满怀喜悦;太平盛世,邑屋相望,隔绝终世,不相往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