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昔者夏后氏朝群臣于兹土,而执玉帛者以万国[1],盖亦先王之所高会[2],而四方之所轨则[3]。春秋之际,要盟之主[4],阖闾信其威[5],夫差穷其武[6]。内果伍员之谋[7],外骋孙子之奇[8]。胜强楚于柏举[9],栖劲越于会稽[10]。阙沟乎商、鲁[11],争长于黄池[12]。徒以江湖崄陂[13],物产殷充[14],绕溜未足言其固[15],郑白未足语其丰[16]。士有陷坚之锐[17],俗有节概之风[18]。睚眦则挺剑[19],喑呜则弯弓[20]。拥之者龙腾,据之者虎视[21]。麾城若振槁[22],搴旗若顾指[23]。虽带甲一朝,而元功远致[24],虽累叶百叠[25],而富强相继。乐湑衎其方域[26],列仙集其土地[27]。桂父练形而易色[28],赤须蝉蜕而附丽[29]。中夏比焉,毕世而罕见[30]。丹青图其珍玮[31],贵其宝利也[32]。舜、禹游焉,没齿而忘归[33],精灵留其山阿[34],玩其奇丽也。
【注释】
[1]“昔者”二句:从前夏禹曾经在这里会见群臣,万国诸侯执玉帛前来朝见。此传说载《春秋左传·哀公七年》:“禹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兹土,涂山在吴地,故云。
[2]高会:盛会。
[3]轨则:法则。
[4]要盟之主:诸侯要约的盟主。要,约。
[5]阖闾信其威:阖闾伸张他的威力。信,通“伸”。
[6]穷其武:穷兵黩武。
[7]内:内务。果:决断。
[8]外骋孙子之奇:对外战争中用孙子兵法出奇制胜。孙子,孙武。据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孙子武者,齐人也……阖闾知孙子能用兵,卒以为将。西破强楚,入郢。北威齐、晋,显名诸侯。”孙子本是齐人,入吴后教吴王阖闾兵法。
[9]胜强楚于柏举:鲁定公四年(前506),吴王阖闾之弟夫㮣王率吴军在柏举大败楚军。柏举,楚邑。据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(湖广黄州府,龟山在)县东六十里。山势嵯峨,上有白、黑二龙井,即举水之源也。一名龟头山。又县东北三十里有柏子山……盖合柏山、举水而名。”
[10]栖劲越于会(kuài)稽:鲁哀公元年(前494),吴王夫差在夫椒大败越国。遂入越,越王及残余部队困于会稽。劲越,强越。会稽,古地名。在今浙江绍兴一带。
[11]阙(jué)沟乎商、鲁:吴王夫差在宋、鲁之间挖掘深沟以通向北水路。阙,通“掘”。商,宋国。此据《国语·吴语》:“(吴王夫差)起师北征。阙为深沟,通于商、鲁之间。”
[12]争长于黄池:据《春秋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,夫差在黄池大会诸侯,吴、晋争为盟主,故曰“争长”。黄池之会,《春秋左传》记载晋为长,《国语·吴语》叙事与《春秋左传》异,云“吴公先歃,晋亚之”。《春秋公羊传》谓“吴主会”。黄池,在今河南。
[13]徒:只,单。崄陂(xiǎn bēi):险阻。崄,同“险”。
[14]殷充:丰盛充足。以上二句言吴国单凭江湖险阻、物产丰盛即可与其他地区较量。
[15]绕溜未足言其固:同吴地险阻相比,绕溜不足以称要隘。绕溜,古代险阻之处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颜师古注曰:“谓之绕溜者,言四面塞阨,其道屈曲,谿谷之水,回绕而溜也。其处即今商州界七盘十二绕是也。”在今陕西境内。
[16]郑白未足语其丰:郑、白地区的富裕不足以称道。郑、白,郑渠、白渠。天下言富裕者数关中,此尤关中最富之地。
[17]陷坚之锐:攻克强敌的锐气。
[18]节概:节操、气概。
[19]睚眦(yá zì):本为怒目而视。引申为小怨小忿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。”
[20]喑(yīn)呜:愤恨声。
[21]“拥之”二句:言吴地险固可致强,丰沃可致富,天下之美归于吴,可成霸王之业,故言占有吴地可龙腾虎视。龙腾虎视形象比喻吴君主之气势。
[22]麾(huī)城若振槁:攻城之易,如摧枯拉朽。麾城,指挥军士攻城。
[23]搴(qiān)旗:夺取敌方军旗。顾指:以目示意而指挥之,义同“颐指”。刘渊林注:“顾指,喻疾且易也。”
[24]“虽带甲”二句:虽雄勇带甲,一朝而立大功,可远垂万代。元,大。
[25]累叶百叠:累世百代。
[26]乐湑:胡绍煐曰:“湑,当为‘胥’。”乐胥指君子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桑扈》:“君子乐胥,受天之祜。”以乐胥为君子,乃词家割裂成文,并非偶见。此处“君子”正与下句“列仙”相对。衎(kàn):喜爱。方域:指吴地。
[27]列仙集其土地:众仙亦会合于吴地。以上二句皆言吴地之胜吸引君子、神仙荟萃。
[28]桂父:传说中的仙人。据《列仙传》,桂父,象林人。常服桂及葵,以龟脑和之,颜色如童子。脸色时变,时黑时白时赤,故曰“桂父练形而易色”。练形而易色:修炼身体,改变颜色。
[29]赤须:即赤须子,传说中的仙人。据《列仙传》,赤须子为秦穆公主鱼吏,食松实、石脂,不食五谷。齿落更生,堕发复出。后到吴地。蝉蜕:赤须子长生不老如蝉之脱壳。附丽:赤须子本非吴人,寄居吴地,故曰“附丽”。
[30]“中夏”二句:中原各国与吴国相比较,吴地之珍宝中原永世罕见。毕世,永世。
[31]丹青图其珍玮(wěi):中原各国以吴地珍宝为贵,只能用丹青描绘图像,以解思慕之情。
[32]贵其宝利也:看重吴地珍宝的贵重奇异。
[33]“舜、禹”二句:英明圣君舜、禹巡幸吴地,贵吴地之奇丽而淹留,一直到死都未返回故地。舜葬苍梧九疑,自秦汉已相传,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:“南方苍梧之丘,苍梧之渊,其中有九疑山焉。舜之所葬。”相传禹葬会稽,先秦《墨子·节葬》《吕氏春秋·安死》等都持此说,两汉《史记·夏本纪》等及《汉书·地理志》等均无异说。没齿,尽年寿,犹言终身。
[34]精灵:列仙神灵。山阿:山曲,山的转弯曲折处。
【翻译】
“从前夏后氏在这里召见群臣,万国诸侯执玉帛进见,真是先王盛会的胜地,四方效法的模范。春秋之际,吴为盟主,阖闾扬威四方,夫差穷兵天下。国内取决伍员谋略,国外善用孙子奇兵。战胜强楚于柏举,困居劲越于会稽。开掘深沟,北通宋、鲁,黄池盟会,与晋争长。江湖险阻之固,物产丰盛充足,绕溜要隘不足道,郑、白之富不足语。军士锐气不可阻挡,民风节概不能冒犯。睚眦之怨,立时刀剑出鞘,恨声未绝,即刻弯弓鸣镝。拥据吴地,真如龙腾虎视。攻城疾如摧枯拉朽,拔旗易如目示手指。雄勇带甲,一朝立功垂后世,累叶万代,王霸富强永相继。君子眷恋此方域,列仙云集斯疆土。桂父练形善变色,赤须蝉蜕客居吴。中原与吴地怎能相比,吴地珍宝,永生难见。渴慕贵重的奇珍异宝,只能描摹图像空艳羡。舜、禹游吴,终身不再返故地,永住山谷,神灵玩赏瑰宝珍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