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责攸之、祎、允等咎,以章其慢[1]。陛下亦宜自课[2],以咨诹善道[3],察纳雅言[4],深追先帝遗诏。臣不胜受恩感激。今当远离,临表涕泣,不知所云。
【注释】
[1]“责攸之”二句:《三国志》本传作:“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。”李善注引《三国志》本传亮表云:“若无兴德之言,则戮允等,以章其慢。”按上下文意,前有“若无兴德之言”句,便更通畅。今译文从之。章,表明。慢,怠慢。
[2]自课:约制自己。
[3]咨诹(zōu):询问。
[4]雅言:正言。
【翻译】
希望陛下将征讨奸贼、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臣,若不能完成这一任务,就请治臣的罪,以告先帝在天之灵。若没有向陛下进献兴德的意见,就应责备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的过错,以表明他们对陛下的怠慢。陛下也应该约束自己,征求治国的好办法,审察采纳正确的意见,时时缅怀先帝的遗训。臣受恩不尽,感激不已。现在就要远离陛下,呈献此表而老泪纵横,激动得不知自己说了些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