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思九土之殊风兮,从蓐收而遂徂。欻神化而蝉蜕兮,朋精粹而为徒。蹶白门而东驰兮,云台行乎中野。乱弱水之潺湲兮,逗华阴之湍渚。号冯夷俾清津兮,棹龙舟以济予。会帝轩之未归兮,怅徜徉而延伫。怬河林之蓁蓁兮,伟《关雎》之戒女。黄灵詹而访命兮,樛天道其焉如。曰近信而远疑兮,六籍阙而不书。神逵昧其难覆兮,畴克谋而从诸?牛哀病而成虎兮,虽逢昆其必噬。鳖令殪而尸亡兮,取蜀禅而引世。死生错其不齐兮,虽司命其不㫼。窦号行于代路兮,后膺祚而繁庑。王肆侈于汉庭兮,卒衔恤而绝绪。尉尨眉而郎潜兮,逮三叶而遘武。董弱冠而司衮兮,设王隧而弗处。夫吉凶之相仍兮,恒反仄而靡所。穆届天以悦牛兮,竖乱叔而幽主。文断袪而忌伯兮,阉谒贼而宁后。通人暗于好恶兮,岂昏惑而能剖?嬴擿谶而戒胡兮,备诸外而发内。或辇贿而违车兮,孕行产而为对。慎灶显以言天兮,占水火而妄讯。梁叟患夫黎丘兮,丁厥子而剚刃。亲所睼而弗识兮,矧幽冥之可信。毋绵挛以倖己兮,思百忧以自疹。彼天监之孔明兮,用棐忱而祐仁。汤蠲体以祷祈兮,蒙厖禠以拯民。景三虑以营国兮,荧惑次于他辰。魏颗亮以从治兮,鬼亢回以毙秦。咎繇迈而种德兮,树德懋于英六。桑末寄夫根生兮,卉既凋而已育。有无言而不酬兮,又何往而不复?盍远迹以飞声兮,孰谓时之可蓄?

【原文】

思九土之殊风兮[1],从蓐收而遂徂[2]。欻神化而蝉蜕兮[3],朋精粹而为徒[4]。蹶白门而东驰兮[5],云台行乎中野[6]。乱弱水之潺湲兮[7],逗华阴之湍渚[8]。号冯夷俾清津兮[9],棹龙舟以济予[10]。会帝轩之未归兮[11],怅徜徉而延伫[12]。怬河林之蓁蓁兮[13],伟《关雎》之戒女[14]。黄灵詹而访命兮[15],樛天道其焉如[16]。曰近信而远疑兮[17],六籍阙而不书[18]。神逵昧其难覆兮[19],畴克谋而从诸[20]?牛哀病而成虎兮,虽逢昆其必噬[21]。鳖令殪而尸亡兮[22],取蜀禅而引世[23]。死生错其不齐兮[24],虽司命其不㫼[25]。窦号行于代路兮,后膺祚而繁庑[26]。王肆侈于汉庭兮,卒衔恤而绝绪[27]。尉尨眉而郎潜兮,逮三叶而遘武[28]。董弱冠而司衮兮,设王隧而弗处[29]。夫吉凶之相仍兮[30],恒反仄而靡所[31]。穆届天以悦牛兮,竖乱叔而幽主[32]。文断袪而忌伯兮,阉谒贼而宁后[33]。通人暗于好恶兮[34],岂昏惑而能剖[35]?嬴擿谶而戒胡兮,备诸外而发内[36]。或辇贿而违车兮,孕行产而为对[37]。慎灶显以言天兮,占水火而妄讯[38]。梁叟患夫黎丘兮,丁厥子而剚刃[39]。亲所睼而弗识兮[40],矧幽冥之可信[41]。毋绵挛以倖己兮[42],思百忧以自疹[43]。彼天监之孔明兮[44],用棐忱而祐仁[45]。汤蠲体以祷祈兮,蒙厖禠以拯民[46]。景三虑以营国兮,荧惑次于他辰[47]。魏颗亮以从治兮,鬼亢回以毙秦[48]。咎繇迈而种德兮[49],树德懋于英六[50]。桑末寄夫根生兮[51],卉既凋而已育[52]。有无言而不酬兮[53],又何往而不复[54]?盍远迹以飞声兮[55],孰谓时之可蓄[56]

【注释】

[1]九土:九州。

[2]蓐(rù)收:西方神名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虢公梦在庙,有神人面白毛虎爪,执钺立于西阿之下……召史嚣占之,对曰:‘如君之言,则蓐收也,天之刑神也。’”韦昭注:“蓐收,西方白虎金正之官也。”此指西方。徂(cú):往,到。

[3]欻(xū):轻盈飘举。蝉蜕(chán tuì):指虫类脱离皮壳。此指精神灵魂解脱。

[4]朋:交朋友,交往。精粹:淳美。指脱离尘垢之后的精神灵魂。徒:伴侣,同伴。

[5]蹶(jué):履,踏。白门:古代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,西南方为白门。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:“八纮之外,乃有八极……西南方曰编驹之山,曰白门。”高诱注:“金气白,故曰白门。”

[6]云:语首助词。台(yí):我。中野:此指中土。

[7]乱:绝流,横渡。弱水:此指传说中水名。在西方绝远之处。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:“西海之南,流沙之滨……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……有弱水之渊,环之其外。”潺湲(chán yuán):水潺潺而流。

[8]逗:逗留。华阴:地名。因在太华山之北故名。湍渚(tuān zhǔ):急流中的小岛。

[9]冯夷:河伯。旧注引《清令传》:“何伯,华阴潼乡人也,姓冯氏名夷。浴于河中而溺死,是为河伯。”俾(bǐ):使。清津:水流清澈的渡口。

[10]棹(zhào):划船的工具,状如桨。短的叫枻,长的叫棹。这里指划。龙舟:龙形之舟,或刻有龙纹的船只。济:渡。予:我。

[11]帝轩:指黄帝。少典之子,居轩辕之丘,故号轩辕氏,又居姬水,改姓姬。国于有熊,故亦称有熊氏。有土德之瑞,故号黄帝。未归:帝轩神灵未归。

[12]怅(chàng):惆怅,失望。徜徉(cháng yáng):徘徊。延伫(zhù):等待久立。

[13]怬(xì):休息。河林:木名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北望河林,其状如茜如举。”蓁蓁(zhēn):树木茂盛的样子。

[14]伟:美。《关雎》:《诗经·周南》篇名。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,旧注附会为咏后妃之德。戒女:警诫女子。

[15]黄灵:黄帝的神灵。詹:旧注:“詹,至也。”访命:问命。咨询吉凶。

[16]樛(jiū):旧注:“樛,求也。”天道:古人认为天道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。故作者请黄帝访求天道。焉如:何往。指天道如何变化。

[17]近信而远疑:指天道之理幽远难征,人世之理切近可征,言如何可由天道而知人道。见《春秋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:“子产曰:‘天道远,人道迩,非所及也,何以知之。’”近,指人道,人间的事物。信,征信。远,指天道,天所显示的现象。疑,不可征信,不可知。

[18]六籍:六经。指诗、书、礼、乐、易、春秋。此泛指经典。阙:缺。不书:没有记载。

[19]神逵:神道,指神妙莫测的天道。昧:幽昧不明。覆:审察。

[20]畴:谁。克:能。谋:旧注:“察也。”从诸:从之。之,代神道。

[21]“牛哀”二句:据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记载,牛哀,鲁哀公时人。传说牛哀病七日而化为虎,其兄开门入,哀搏击杀兄,不自知己为虎。昆,兄。噬,咬,吃。

[22]鳖令:传说中古蜀人,继望帝而为帝。殪(yì):死。尸亡:尸体流失。

[23]蜀禅(shàn):蜀帝所禅与的王位。禅,以王位让人。引世:延续一个时代。引,延长。世,代。帝制时代,易姓建立新王朝为一世。

[24]错:错乱。不齐:李周翰注:“言死生若此舛错不齐。”

[25]司命:指总管人生死之命的神。㫼(xī):同“晰”。

[26]“窦号行”二句:指汉文帝窦皇后事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孝文窦皇后,景帝母也……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,窦姬与在行中。家在清河,愿如赵,近家,请其主遣宦者吏‘必置我籍赵之伍中’。宦者忘之,误置籍代伍中……当行,窦姬涕泣,怨其宦者,不欲往,相强乃肯行。至代,代王独幸窦姬……生景帝……窦姬为皇后。”窦,指窦皇后。号,号哭。代路,往代之路。汉文帝刘恒(汉高祖子)封于代(今河北蔚县一带),立为代王。膺祚(yīng zuò),受福。祚,此指窦姬后来成为皇后。繁庑(wú),茂盛。此指窦皇后子孙兴旺。

[27]“王肆侈”二句:指汉平帝皇后事。汉平帝时,王莽为大司马,朝政集于一身,号安国公。以女妻帝,为皇后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自刘氏废,常称疾不朝会……及汉兵诛莽,燔烧未央宫,后曰:‘何面目以见汉家!’自投火中而死。”肆侈,恣侈,恣意放纵。汉庭,指汉朝。衔恤,含忧。绝绪,断绝后代。

[28]“尉尨(máng)眉”二句:此指汉时颜驷的事。颜驷在汉文帝时为郎,历文、景、武三世,不遇于时,老于郎署。后汉武帝封他为会稽都尉。尉,古官名。军尉。尨眉,眉毛花白。状人之老态。郎潜,以郎官的位置而被埋没。逮(dài)三叶,赶上三个朝代。三叶,指汉文、景、武三个朝代。遘(gòu)武,遇到汉武帝。

[29]“董弱冠”二句:指汉代哀帝宠臣董贤事。董,指董贤。汉哀帝时,董贤以貌美、便辟善柔而得宠幸。弱冠,古时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,体尚未壮,故称弱冠。司衮(gǔn),穿三公礼服。此指董贤官至大司马(三公之一)。王隧(suì),天子葬礼为隧葬,故称王隧。《春秋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请隧,弗许。”杜预注:“阙地通路曰隧,王之葬礼。”据《汉书·佞幸传》,董贤一门显贵,其墓葬“以沙画棺四时之色,左苍龙,右白虎,上著金银日月,玉衣珠璧以棺,至尊无以加”。弗处,指董贤死后不能置于墓葬中。《汉书·佞幸传》:“哀帝崩……即日贤与妻皆自杀,家惶恐夜葬,莽疑其诈死,有司奏请发贤棺,至狱诊视……贤既见发,臝(露形)诊其尸,因埋狱中。”

[30]夫:句首语气词,表示要发议论。相仍:相因。

[31]恒:常。反仄:反复无常。靡所:无所定。

[32]“穆届天”二句:指春秋鲁大夫叔孙豹事。叔孙豹在鲁内乱时奔齐,在庚宗碰到一个妇女招待他食宿。到齐国后,梦见天压着他,呼救,有一个黑脸驼背、深眼猪嘴的人帮他解脱。后来鲁召其归国主管封地,又遇见庚宗所遇的妇女,已产一子。叔孙豹召见此子,竟是梦中帮助过他的黑脸人。称他为牛,让他为竖(小臣)。叔孙豹很宠爱他。竖牛排除异己,迫害良善,最后又活活饿死叔孙豹。事见《春秋左传》。穆,即叔孙穆子,名豹。届天,届于天,受到天的压力。悦牛,爱幸竖牛。乱叔,作乱于叔孙氏。幽主,竖牛幽闭叔孙豹,使其饥饿而死。

[33]“文断袪(qū)”二句:指春秋晋文公重耳事。晋国由于骊姬之乱,晋献公派寺人(宫廷内侍之官)勃鞮(dī)杀害公子重耳。重耳翻墙逃走,衣袖被斩断。后来重耳在国外流亡十九年,在秦穆公支持下返回晋国即王位。勃鞮来见晋文公,得到他的宽恕。当文公的反对势力吕甥、冀芮欲作乱时,勃鞮向晋文公报告,使文公免于大难。事见《国语·晋语》。文,指晋文公。断袪,斩断衣袖。伯,指伯楚,勃鞮的字。阉,男子去势曰阉。此指寺人勃鞮。谒(yè)贼,报告有人谋反作乱,即吕甥等欲加害晋文公事。谒,禀告。宁后,使重耳得到安宁。后,指重耳。

[34]通人:有才智有见识学问渊博的人。此指叔孙豹、晋文公。暗:暗昧。好恶:善恶。

[35]昏惑:昏庸糊涂的人。剖:分别。

[36]“嬴擿谶(tī chèn)”二句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因奏录图事,曰‘亡秦者胡也’。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,略取河南地。”又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诈为受始皇诏丞相,立子胡亥为太子。”嬴,指秦始皇。姓嬴。擿谶,揭示谶纬之说。谶,古代预卜吉凶得失的文字、图记。戒胡,戒备胡人。发内,爆发于内部。指胡亥之祸正发于内。

[37]“或辇贿”二句:指《搜神记》及《鬼神志》记载周犨的传说。周氏夫妇,贫穷夜耕。累极而卧,梦见天帝看到他们辛劳的生活,很同情。就问司命:“这两个人可以富贵吗?”司命查看录籍,说:“命该贫。有个张车子应赐钱千万,车子尚未出生,可以把车子的钱借给他们。”天帝同意。于是司命与周氏相约,到期还钱给车子。周氏富裕后,还钱的期限到了,他们夫妇拉着车,运走了钱财。路上遇到张妪,在车下产儿,并命名车子。周氏才大悟说:“从前我曾梦见天帝以张车子的钱借给我,一定是这个孩子了。”从此以后,周家又慢慢趋于贫困。或,有的人,指周犨。辇贿,用车拉走财物。违车,躲避张车子。孕行,指张妪怀孕路行。为对,指张妪所生子名车子与司命所言相符。

[38]“慎灶显”二句:指鲁大夫梓慎和郑大夫裨灶测天象误言事。据《春秋左传·昭公二十四年》记载,夏五月乙未朔,日有蚀。梓慎预测将要闹水灾。叔孙昭子说:“这是旱灾。太阳过了春分而阳气尚且不胜阴气,一旦胜过阴气,能不旱吗?”秋八月天大旱,梓慎之言不验。鲁昭公十八年夏五月,大火星开始在黄昏出现,初七日刮风,郑大夫裨灶预测将要发生火灾,建议用瓘斝宝器禳火祭神。郑国人请求子产采纳他的意见。子产不同意,说:“天道悠远,人道切近,两不相关,怎么能了解它们的关系?裨灶哪里懂得天道?一个人话说得多了,难道不会偶尔说中?”未祭祀,也没有发生火灾。显,显明天道。指慎、灶都是显明天道之人。言天,谈论天象。占水火,预测水火灾害。占,李善注:“自隐度而言也。”谓自己暗中测度而已。妄讯,无根据妄说。

[39]“梁叟”二句:指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讲述的黎丘奇鬼的故事。据说梁国黎丘有一奇鬼,善于模仿各种人形。有一老人市集酒醉归家,黎丘之鬼变成老人儿子的模样,在路上一边扶着老人一边折磨老人。老人归家酒醒,指责他的儿子。儿子哭着辩解,叩头至地否认。老人才恍悟是黎丘奇鬼所为。第二天复往,儿子怕父亲再为鬼所欺,前往迎接,老人望见以为奇鬼,拔剑刺杀其子。梁叟,梁国老人。患,祸。黎丘,地名。丁,当,遇。厥子,其子。剚(zì),以刀剑刺杀。

[40]亲:亲自,亲眼。所睼(tiàn):看见的事物或人。弗识:不能辨别。

[41]矧(shěn):何况。幽冥:暗昧不明之事。

[42]毋:无。绵挛(luán):牵制,拘束。旧注:“绵挛,系貌。”倖:牵系。

[43]疹(chèn):病,苦。

[44]天监:上天的监视。孔明:甚明。孔,甚。

[45]棐(fěi):辅助。忱:诚。祐:助,指神明的祐助。

[46]“汤蠲(juān)体”二句:指商汤自以为牺牲祈祷的事。事见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。汤时大旱七年,占卜以人祭祀。商汤乃使人积薪、翦发爪,自居柴上,将自焚以祭天。火将燃而天降大雨。汤,即帝乙,商朝的创建者,传说中的贤君。蠲,清洁。蒙,受到。厖禠(máng sī),大福。

[47]“景三虑”二句:指春秋宋景公事。《吕氏春秋》记载:“宋景公之时,荧惑在心。公惧,召子韦而问焉,曰:‘荧惑在心,何也?’子韦曰:‘荧惑者,天罚也;心者,宋之分野也,祸当于君。虽然,可移于宰相。’公曰:‘宰相所与治国家也,而移死焉,不祥。’子韦曰:‘可移于民。’公曰:‘民死,寡人将谁为君乎?宁独死。’子韦曰:‘可移于岁。’公曰:‘岁害则民饥,民饥必死。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,其谁以我为君乎?是寡人之命固尽已,子无复言矣。’子韦还走,北面载拜曰:‘……君有至德之言三,天必三赏君。今昔荧惑其徙三舍,君延命二十一岁。’”景,指宋景公。三虑,三种忧虑。指景公对相、民和岁的思考。营国,治国。荧惑,火星别名。隐现不明,故名。次,舍,往。他辰,此指荧惑本守心辰,现移往别的星辰。

[48]“魏颗”二句:指春秋晋大夫魏颗不以其父宠妾殉葬事。事见《春秋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。魏武子(晋卿)有个宠妾,没有儿子。武子生病,吩咐其子魏颗说:“等我死后,把她嫁了。”病危时又说:“一定要她为我殉葬。”魏武子死后,魏颗把她嫁了,魏颗说我听从父亲清醒时的话。后来魏颗在辅氏(晋地名)抵抗秦军,魏颗看到一个老人把草打成结来遮拦秦将杜回,杜回绊倒在地,魏颗俘虏了杜回。夜里梦见老人来说:“我是你所嫁女人的父亲,我以此作为报答。”亮,明达事理。从治,遵循其父清醒时的遗命。鬼,指老人的鬼魂。亢(kàng)回,抵御杜回。亢,抵抗,指结草遮拦。回,秦将杜回。毙秦,打败秦国。

[49]咎繇(gāo yáo):即皋陶。传说是舜之臣,掌刑狱之事。迈:推行。种德:传播仁德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皋陶迈种德,德乃降。”种,传播。

[50]树德:培植仁德。懋(mào):繁茂。英六:古地名。帝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。

[51]桑末:旧注:“桑末,木名。”寄:依附。根生:寄生。

[52]卉:草木总名。此指桑末树。既凋而已育:指树虽凋而寄生已茂。此喻皋陶树德于前,其子孙得封英六于后,众国已灭而英六独存,言积德以后必有余庆。

[53]无言而不酬:犹有言必酬,有德必报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无言不酬,无德不报。”李善注:“迈德行仁,必贻后庆,如有言必酬,有往必复也。”

[54]何往而不复:即往而必复。

[55]盍(hé):何不。远迹:远游。飞声:传播仁德英声。

[56]时之可蓄:时间可停留。以上均托黄帝之言,为访命所做的答复,以命不可知始,而以行仁德告终。

【翻译】

思念九州风俗殊,遂从西方到中土。飘飘若神化,轻盈如蝉蜕;灵魂多纯美,精粹作伴侣。出白门向东飞驰,我行进在中土。横渡潺潺而流的弱水,歇息在急流围绕的华阴绿洲。在清清渡口唤河神,快持棹枻划龙舟,渡我达彼岸。来到黄帝陵,黄帝神灵未东归,惆怅徘徊久等待。休息在茂密的河林下,赞赏《关雎》篇,后妃之德诫女子。黄帝驾已临,探询命运吉与凶,再问天道运行究如何。黄帝回答说:人道近可征,天道远难明;天道人道事,六经所缺未记载。神奇天道幽远难以知,谁能详察遵循其变化?牛哀病七日,其人忽成虎;逢兄启门入,搏击杀其兄。鳖令命已绝,其尸走他方;望帝让王位,治理一朝代。生死错综不齐一,纵如司命之神也难以看清。窦姬涕泣行代路,却不料立为皇后,子孙兴旺又繁盛。王皇后,显赫汉庭多荣耀,又谁知自焚身死绝后嗣。颜驷任军尉,埋没逮三代,眉毛花白老已至,犹遇武帝升都尉。董贤二十为三公,墓葬豪华同帝王,死后却无葬身地。可见吉凶常相因,反复无常无定数。叔孙豹,梦天压顶竖牛救,不料竖牛作乱叔孙氏,活活饿死叔孙豹。勃鞮追杀晋文公,斩断衣袖结怨恨,又谁知勃鞮揭发反谋情,文公赖他得安宁。可知卓越之士尚难辨善恶,昏庸之辈如何分得清?秦始皇,迷信谶纬戒胡人,岂料祸起萧墙宫廷内。有人拉走财物避车子,谁知孕妇产儿名车子;借债到期终需还,富贵春梦一场空。梓慎与裨灶,能明天道测天象,臆度水火成妄言。梁叟奇祸起黎丘,路遇亲生子,以为鬼效仿,举刃刺胸窝。亲眼看见尚不辨,何况幽冥事茫茫。休为世俗所牵累,多忧烦恼致病痛。上天监视甚英明,辅佑志诚仁德人。商汤遇大旱,洁体为牺牲,大福来降临,黎民得拯救。宋景公,为相为民为年成,三虑为国感灾星,荧惑移他方,添寿二十一。魏颗明事理,从父遗命嫁宠姬,鬼魂结草报恩情,阻拦杜回败秦军。皋陶勤勉播仁德,后裔英六德茂盛。寄生植物依赖桑末而生,桑末已凋而此物还郁郁葱葱。可知无言而不答,何往而不复,积德有余庆,有德必有报。何不远游扬英名,时不待我啊!谁说时间能停留?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