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若其厨膳[1],则有华芗重秬[2],滍皋香粳[3],归雁鸣
[4],黄稻鲜鱼,以为芍药[5]。酸甜滋味,百种千名。春卵夏笋[6],秋韭冬菁[7]。苏
紫姜[8],拂彻膻腥[9]。酒则九酝甘醴[10],十旬兼清,醪敷径寸[11],浮蚁若蓱[12],其甘不爽[13],醉而不酲[14]。
【注释】
[1]厨膳:饮食。
[2]华芗(xiāng):乡村名。重秬(chóng jù):带皮的黑黍。重,皮与黍米的合称。秬,黑黍。
[3]滍(zhì):滍水。在今河南境内。皋(gāo):水边高地。粳(jīng):稻的一种,米不带黏性。
[4]
(duò):
鸠。李善注引郭璞曰:“
大如鸽,群飞,出北方沙漠。”
[5]芍药:调和五味之总称。一说,把酸咸等五味调和在一起,中加芍药制成酱,供调味用。古人认为芍药能协调五脏。
[6]卵:卵蒜,又称小蒜。
[7]菁(jīng):韭菜之花。一说,即蔓菁。
[8]苏:紫苏,又名桂荏。
(shā):即茱萸。
[9]拂彻:除去。
[10]九酝:美酒名。
[11]醪(láo)敷径寸:浊酒面上散布一层泡沫。醪,浊酒。
[12]浮蚁:浮于酒面的泡沫。蓱(píng):同“萍”,浮萍。
[13]爽:伤败。《老子》十二章:“五味令人口爽。”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五味乱口,使口爽伤。”
[14]酲(chéng):酒醒后所感觉的困惫如病的状态。
【翻译】
南都食物异常美好:华芗产的带皮黑黍,滍水出的香美粳稻;大雁与
鸠,黄米与鲜鱼,调味的芍药。酸甜滋味,百种千名。春季的小蒜,夏季的竹笋,秋季的韭菜,冬季的蔓菁。紫苏、茱萸和紫姜,能够除膻又去腥。还有美酒九酝,十旬就可纯清,米酒浑浊,浮沫如萍,甜不伤口,醉不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