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“盖蓂荚为难莳也,故旷世而不觌。惟我后能殖之,以至和平,方将数诸朝阶。然则道胡不怀,化胡不柔?声与风翔,泽从云游。万物我赖,亦又何求。德宇天覆,辉烈光烛。狭三王之趢趗,轶五帝之长驱。踵二皇之遐武,谁谓驾迟而不能属?东京之懿未罄,值余有犬马之疾,不能究其精详,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。

【原文】

“盖蓂荚为难莳也[1],故旷世而不觌[2]。惟我后能殖之[3],以至和平,方将数诸朝阶[4]。然则道胡不怀[5],化胡不柔[6]?声与风翔[7],泽从云游[8]。万物我赖[9],亦又何求。德宇天覆[10],辉烈光烛。狭三王之趢趗[11],轶五帝之长驱[12]。踵二皇之遐武[13],谁谓驾迟而不能属[14]?东京之懿未罄[15],值余有犬马之疾[16],不能究其精详[17],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。

【注释】

[1]蓂荚(míng jiá):古代传说中的瑞草名。一名历荚。相传尧时有草夹阶而生,随月而死。每月朔日生一荚,至月半则生十五荚。至十六日后,日落一荚,至月晦而尽。若月小则余一荚,厌而不落,以是占日月之数。莳(shì):移植,栽培。

[2]旷世:绝世,举世。觌(dí):见。

[3]后:指皇帝。殖:种植。

[4]方:且。数:指数知蓂荚之荚数以计日月。

[5]胡:何。怀:来。

[6]化:教化。柔:安,顺。

[7]声:声教。

[8]泽:恩泽。

[9]万物我赖:指万物皆依赖皇帝恩泽。我赖,赖我。

[10]宇:犹“盖”。

[11]狭:陋。三王:指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或周武王。趢趗(lù cù):局面很小的样子。

[12]轶(yì):超过。五帝:传说中上古时五个皇帝: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。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。长驱:远驰。

[13]踵:继。二皇:指伏羲、神农。遐:远。武:足迹。踵武,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。

[14]属:逮,赶上。

[15]懿:美。罄:尽。

[16]犬马之疾:谦辞。指身体有病。

[17]究:探求。详:审。

【翻译】

“报时蓂荚瑞草很难栽培,所以旷世而不一见。只有我朝皇帝能种植,显示着太平盛世,生长在宫廷庭院之中,且得以计日并数知月份大小。像这样仁义之德怎能不使人归顺,教化怎能不使人和顺?声教号令随风而远行,恩泽从云而传播。世间万物都依靠我皇恩泽,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要求的呢?皇帝恩德如同天宇覆盖一切,如同日月的光辉照耀远近。以三王礼法的规模为狭小,要超过五帝之仁德而向前迈进。继承二皇上古以来业绩,谁敢说今天步伐缓慢而赶不上他们呢?东京之美未能说尽,赶上我身体不适,不能精细地详加描述,所以只能如此粗略地为客人讲个大致梗概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