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及至农祥晨正[1],土膏脉起[2]。乘銮辂而驾苍龙[3],介驭间以剡耜[4]。躬三推于天田[5],修帝籍之千亩[6]。供禘郊之粢盛[7],必致思乎勤己。兆民劝于疆埸[8],感懋力以耘耔[9]。
【注释】
[1]农祥:星名。即房星。《国语·周语》“月之所在辰马,农祥也”,注:“祥,犹象也。房星晨正而农事起焉,故谓之农祥。”后亦指农时。晨正:房星正月初早晨出现在正南方,指立春之日。《国语·周语》“农祥晨正,日月厎于天庙,土乃脉发”,注曰:“晨正,谓立春之日,晨中于午也。农事之候,故曰农祥。”
[2]土膏:土地的膏泽、肥力。脉:理。
[3]銮辂:皇帝乘坐的车。苍龙:青色的马。
[4]介:与皇帝同在一车上的甲士,起保卫作用。驭间:指将农具置于甲士和御者中间。剡耜(yǎn sì):锐利的金属农具。
[5]三推:古代帝王为了表示劝农,每年举行一次亲耕藉田之礼,掌犁推行往还三度,称三推。历代王朝,天子皆有亲耕三推仪式。《礼记·月令》孟春之月:“乃择元辰,天子亲载耒耜……帅三公、九卿、诸侯、大夫,躬耕帝藉。天子三推,三公五推,卿、诸侯九推。”天田:本是星名,后也指皇帝亲耕之田。
[6]帝籍:也作“帝藉”。古代皇帝亲耕的藉田。实际上平时是征用民力耕作。藉田所出供宗庙祭祀之用。籍,通“藉”。千亩:周制,天子藉田有千亩,诸侯百亩。
[7]禘(dì)郊:祭天于国都之南郊。禘,祭天。粢盛(zī chénɡ):祭品。指盛在祭器内的黍稷。
[8]兆民:万民。极言民数之多。《礼记·内则》“降德于众兆民”,郑注:“万亿曰兆。天子曰兆民,诸侯曰万民。”疆埸:田界。此处泛指农田。
[9]懋:勉励。耘耔(zǐ):除草培土。
【翻译】
“到房星正月初早晨出现在正南方的立春时节,土地脉理开始润泽。天子乘坐着銮舆,驾着青马,甲士和御者中间放着锐利的农具,来到藉田举行亲耕之礼。天子亲自推犁往还三度,修整皇帝千亩藉田。藉田谷物以供祭祀天地,向神灵表达自己没有忘记劳苦勤俭。劝化万民勤劳农事,都受感化不懈地致力于农田耕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