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“夏正三朝,庭燎晢晢。撞洪钟,伐灵鼓,旁震八鄙, 磕隐訇,若疾霆转雷,而激迅风也。是时称警跸已,下雕辇于东厢。冠通天,佩玉玺,纡皇组,要干将,负斧扆,次席纷纯。左右玉几,而南面以听矣。

【原文】

“夏正三朝[1],庭燎晢晢[2]。撞洪钟,伐灵鼓[3],旁震八鄙[4]“夏正三朝,庭燎晢晢。撞洪钟,伐灵鼓,旁震八鄙,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磕隐訇,若疾霆转雷,而激迅风也。是时称警跸已,下雕辇于东厢。冠通天,佩玉玺,纡皇组,要干将,负斧扆,次席纷纯。左右玉几,而南面以听矣。 磕隐訇[5],若疾霆转雷[6],而激迅风也[7]。是时称警跸已[8],下雕辇于东厢[9]。冠通天[10],佩玉玺[11],纡皇组[12],要干将[13],负斧扆[14],次席纷纯[15]。左右玉几[16],而南面以听矣。

【注释】

[1]夏正三朝(zhāo):夏历正月初一。夏正,夏历正月的省称。三朝,正月一日,是一年的岁、月、日的开始,故曰三朝。

[2]庭燎:庭中照明的火炬。《周礼·司炬氏》:“凡邦之大事,共坟烛庭燎。”晢晢(zhé):大光明。

[3]伐:击。灵鼓:六面鼓。

[4]八鄙:八方边远之地。

[5] “夏正三朝,庭燎晢晢。撞洪钟,伐灵鼓,旁震八鄙,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磕隐訇,若疾霆转雷,而激迅风也。是时称警跸已,下雕辇于东厢。冠通天,佩玉玺,纡皇组,要干将,负斧扆,次席纷纯。左右玉几,而南面以听矣。 (pēng)磕(kē)隐訇(hōng):形容钟鼓之声。

[6]霆:霹雳。

[7]迅风:疾风。

[8]警跸:古时帝王出入称警跸。左右侍卫为警,止人清道为跸,以戒止行人。

[9]雕辇:装有雕饰的车辇。辇,皇帝乘坐的人挽车。

[10]通天:即通天冠。皇帝之冠。始于秦,终于明,唯元不用。

[11]玉玺:天子之印。

[12]纡:缠绕。皇组:即组绶。皇,大。组,组绶。古代皇帝、诸侯、大夫、士佩玉为饰,系玉的丝带称组绶。

[13]要:同“腰”。干将:宝剑名。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记载,春秋时吴人干将与莫邪,铸有二剑,锋利无比,一名干将,一名莫邪,为雄雌二剑,献给吴王阖闾。

[14]负:背向。斧扆(yǐ):古代帝王朝廷所用一种绣有斧形图案的屏风。《逸周书·明堂解》:“天子之位,负斧扆南面立。”

[15]次席:竹席的一种。纷纯:以编织物为边。

[16]玉几:可供扶倚的玉饰小案,古代帝王之用具。

【翻译】

“夏历正月初一那天,宫廷大殿上火炬熊熊明亮耀眼。撞动架上洪钟,敲响六面大鼓,声音震动四面八方。轰轰隆隆,像声声霹雳、阵阵雷鸣,又像激雷闪电刮起呼啸大风。这时,天子接受朝拜已毕,在东房步下雕饰御辇。头戴通天冠,身佩天子玉玺,前后系着大绶带,腰间佩着干将宝剑,背靠着绣有斧形图案的屏风,设坐在编有花边的竹席上。左右是玉饰小案,坐北面南听取大臣的奏章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