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于南则前殿灵台[1],龢
安福[2]。
门曲榭[3],邪阻城洫[4]。奇树珍果,钩盾所职[5]。西登少华[6],亭候修敕[7]。九龙之内[8],寔曰嘉德[9]。西南其户[10],匪雕匪刻。我后好约[11],乃宴斯息[12]。于东则洪池清蘌[13],渌水澹澹。内阜川禽[14],外丰葭菼[15]。献鳖蜃与龟鱼[16],供蜗蠯与菱芡[17]。其西则有平乐都场[18],示远之观。龙雀蟠蜿[19],天马半汉[20]。瑰异谲诡[21],灿烂炳焕[22]。奢未及侈,俭而不陋。规遵王度[23],动中得趣[24]。于是观礼,礼举仪具[25]。
【注释】
[1]前殿:路寝。灵台:殿名。五臣本作“云台”,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曰:“此南宫云台也。灵台别在下文。‘灵’但传写误耳。”
[2]龢
、安福:皆宫殿名。龢,古“和”字。
,古“欢”字。
[3]
(yí)门:即宣阳门,门内有宣阳冰室。榭:台有木曰榭。
[4]阻:依。洫(xù):护城河。
[5]钩盾:官署名。掌管苑囿果树的官吏。
[6]少华:指西园中的小山。
[7]亭候:本指边境上监视敌情的岗亭。此指少华山上之候馆楼,可以登临眺望。修敕:翻修整理。
[8]九龙:薛综注:“本周时殿名也。门上有三铜柱,柱有三龙相纠绕,故曰九龙。”
[9]寔:通“实”,是。嘉德:殿名。在九龙门内。
[10]西南其户:指殿舍门户之多,或西或南。
[11]我后:指汉明帝。后,指君主。
[12]宴:安。息:止。
[13]洪池:池名。在洛阳城东,亦作“鸿池”。蘌(yǔ):禁苑,周围有篱落,禁人往来。一说为养鸟处,犹苑之蓄兽,池之蓄鱼。
[14]阜:多。川禽:鳖蜃之类水生动物。
[15]丰:饶。葭菼(jiā tǎn):芦荻之类。
[16]蜃(shèn):大蛤。《国语·晋语》韦昭注:“小曰蛤,大曰蜃。”
[17]蜗:螺。蠯(pí):蚌。菱:菱角。芡:水生植物,又名鸡头,乌头。
[18]平乐:台观名。即平乐观。都场:大场地。都,指聚会。薛综注:“为大场于上,以作乐,使远观之,谓之平乐,在城西也。”
[19]龙雀:传说中的神鸟,即飞廉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“长安飞廉馆”应劭注:“飞廉,神禽,能致风气者也。”晋灼注:“身似鹿,头如爵,有角而蛇尾,文如豹文。”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曰:“明帝永平五年,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,置上西门外(平乐观)。”蟠蜿:盘曲貌。
[20]天马:即铜马。半汉:一说为半霄汉之意,形容铜马之高与天马行空之势。一说为纵驰之意。
[21]瑰异:奇异。谲(jué)诡:怪诞,变幻。
[22]灿烂炳焕:洁白鲜明之貌。
[23]规:摹。遵:循。王度:先王之法度。
[24]动中得趣(qū):指举动合乎礼制。得,通“德”。趣,与……相应。
[25]礼举仪具:礼仪具备。
【翻译】
南面有路寝,南宫云台、龢
、安福三座大殿,宣阳门上有木榭曲折回环,下有护城沟河依墙蜿蜒。园中奇树珍果,有掌管苑囿果树的钩盾所管。登上西园少华山,山上候馆楼已修缮,可登高望远。从庄严的九龙门进去,里面是嘉德大殿。殿舍门户众多,不雕不刻,正是古朴礼制的体现。我皇明帝崇尚俭约,就在这里安居止息。至于东面,有洪池禁苑,池中碧波荡漾。水中鱼鳖繁多,池边长满了芦苇荻草。这里可以进献龟蛤和鱼鳖,以及螺蚌和菱角、鸡头等物品。西面有平乐观大广场,在场上作乐,使远处之人都可以观看。平乐观中设有从长安迎来的神鸟飞廉,以及铜马铸像。飞廉有飞旋盘曲之态,铜马如天马行空之势。奇异怪诞,形象生动,鲜明灿烂。整个建筑,豪华而不靡费,俭朴而不粗陋。遵照先王的法度规矩,举动都合于礼的要求。在这里观赏典礼,礼法齐全礼仪也很完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