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周姬之末[1],不能厥政,政用多僻[2]。始于宫邻[3],卒于金虎[4]。嬴氏搏翼[5],择肉西邑[6]。是时也,七雄并争,竞相高以奢丽。楚筑章华于前[7],赵建丛台于后[8]。秦政利觜长距[9],终得擅场[10]。思专其侈,以莫己若[11]。乃构阿房、起甘泉[12],结云阁、冠南山[13]。征税尽,人力殚。然后收以太半之赋[14],威以参夷之刑[15]。其遇民也,若薙氏之芟草[16],既蕴崇之[17],又行火焉。
黔首[18],岂徒跼高天、蹐厚地而已哉[19]?乃救死于其颈。驱以就役,唯力是视[20]。百姓弗能忍,是用息肩于大汉[21],而欣戴高祖[22]。
【注释】
[1]周姬之末:姬是周朝国君之姓。末,指西周末世之王,即周厉王、周幽王。周朝的弊政从厉、幽二王开始。
[2]僻:偏,邪。
[3]宫邻:指周幽王宠爱褒姒,终至亡周之事。薛综注:“邻,近也。谓幽王近于宫室,惑于褒姒,卒有祸败也。”
[4]金虎:指秦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西方,金也……其神为太白,其兽白虎。”秦在西方,故以金虎指秦。一说指小人。
[5]嬴氏:秦王嬴姓,指秦国。搏翼:即傅翼,增添羽翼。薛综注:“《周书》曰:‘无为虎搏翼,将飞入邑,择人而食也。’搏翼,谓著翼也。”搏,通“傅”。
[6]择肉:吞并,扫平之意。
[7]章华:台名。春秋楚灵王所建。故址在华容,今湖北监利境内。
[8]丛台:台名。战国赵武灵王所建。故址在今河北邯郸城内。
[9]秦政:秦始皇,秦庄襄王子,名政。利觜(zuǐ):尖锐的鸟喙。觜,同“嘴”,鸟喙,移以称人。距:鸡爪。《春秋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季(平子)、郈(昭伯)之鸡斗,季氏介其鸡,郈氏为之金距。”后专指雄鸡足后突出如趾之尖骨。
[10]擅场:以斗鸡场作为比喻,强者胜弱者,专据一场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擅,专也。”
[11]以莫己若:没有能比得过自己的。薛综注:“莫,无也。若,如也。言始皇所以思专擅其奢侈者,以天下之君无如于我也。”
[12]阿房:阿房宫。薛综注引《三辅故事》:“秦始皇上林苑中作离宫别观一百四十六所,不足以为大会群臣。二世胡亥起阿房殿,东西三里,南北三百步,下可建五丈旗,在山之阿,故号阿房也。”甘泉:宫名。《三辅黄图·汉宫》:“甘泉宫,一曰云阳宫。”
[13]结:连。云阁:阁名。薛综注引《三辅故事》:“秦二世胡亥起云阁,欲与山齐。”故称云阁。冠:覆。南山:终南山,秦岭主峰之一,在长安南。吕延济注:“起观于南山巅也。”
[14]收以太半之赋:《汉书·伍被传》:“(秦)作阿房之宫,收太半之赋。”太半,韦昭注:“凡数三分有二为太半。”
[15]参夷之刑:指诛灭三族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秦用商鞅,连相坐之法,造参夷之诛。”参,即三。
[16]薙(tì)氏:掌管山泽除草的官。《周礼·薙氏》:“薙氏掌杀草。”芟(shān):除草。
[17]蕴崇:积聚。
[18]
(dié):同“惵惵”,恐惧貌。黔首:百姓。薛综注:“《史记》曰秦皇更名民曰‘黔首’,谓黑头无知也。”
[19]跼(jú)高天、蹐(jí)厚地:指窘迫,无处容身。跼,屈曲不伸。蹐,局促。
[20]唯力是视:意指榨干百姓劳力。
[21]息肩:卸去负担。
[22]高祖:汉高祖刘邦。
【翻译】
“西周末年,厉、幽二王,昏庸暴虐,不能认真治理国家,国家政事出现许多邪僻歪风。开始宠信奸佞,沉溺女色,到最后岐周故地终于被秦占有。秦国雄踞西方,逐渐强盛,如虎添翼,吞并各诸侯领地。这时,七个强盛的国家并立争斗,互相竞争攀比,建造高大而华丽的宫殿。楚国最先建造章华台,接着赵国就修筑丛台,秦始皇利嘴长爪,终得独占天下。他想专享奢侈荣华,使天下都不如自己。于是修筑阿房宫,起造甘泉殿,宫殿连接高耸的云阁,云阁之高超过终南山之山巅。天下赋税征收已尽,百姓劳力也已耗竭。再用诛灭三族的酷刑威逼,收取过量的赋税。秦始皇对待百姓,就像除草官除草那样,先将它们堆积起来,然后一把火烧掉。战战兢兢的平民百姓,不仅饥寒交迫、无处安身,还得日夜担心被杀头。秦始皇驱赶百姓去服劳役,把他们的劳力全部榨干。百姓无法忍受秦的暴政,想休养生息于大汉王朝,因而欣然拥戴高祖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