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[1],怃然有间[2],乃莞尔而笑曰[3]:“若客所谓末学肤受[4],贵耳而贱目者也。苟有胸而无心[5],不能节之以礼[6],宜其陋今而荣古矣[7]。由余以西戎孤臣[8],而悝缪公于宫室[9],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[10],研核是非[11],近于此惑。
【注释】
[1]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:安处先生听了凭虚公子所讲西京的豪华,认为是违礼失道的,所以沉默不语。安处先生,作者假托的人名。
[2]怃(wǔ)然:失意不乐之貌。有间(jiàn):顷刻之间。间,顷刻,须臾。
[3]莞(wǎn)尔:薛综注:“舒张面目之貌也。”即微笑的样子。
[4]末学肤受:指学问不求根本,浅尝即止,仅及皮毛。薛综注:“末学,谓不经根本;肤受,谓皮肤之不经于心胸。”
[5]苟:犹“诚”。
[6]不能节之以礼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不以礼节之。”节,节制。
[7]陋今而荣古:即厚古薄今之意。
[8]由余:春秋时晋人,流亡至西戎,为戎王贤相。出使至秦国以观秦之强弱,秦穆公请他参观宫室积聚,他讲西戎国君考虑到百姓的劳若,不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。秦穆公听了以后十分惭愧。孤臣:薛综注:“谓孤陋之臣也。”
[9]悝(kuī):嘲谑。缪公:即秦穆公。
[10]温故知新: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[11]研核:研究考核。
【翻译】
安处先生此时好像不能言语,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,过了片刻,才微笑着说:“你就是所谓见解肤浅,只相信耳闻不重视亲眼所见的人啊。实在是只凭想象并不加思考,不以礼仪的标准加以衡量,这就势必菲薄现实而崇尚往古。春秋时的由余是西戎一个孤陋寡闻的臣子,出使秦国时尚知嘲讽秦穆公修建宫室的奢华,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位本应温故知新,考察明断是非的公子,却是如此不明事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