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协,生卒年不详,字景阳,安平武邑(今属河北)人。张载之弟。与兄载弟亢,时称“三张”。张协为人束身自好,以诗文自娱。官至黄门侍郎。后托疾,弃绝人事,终于家。《晋书·张协传》云:“于时天下已乱,所在寇盗,协遂弃绝人事,屏居草泽,守道不竞,以属咏自娱。”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曰:“胸次之高,言语之妙,景阳与元亮之在两晋,盖犹长庚、启明之丽天矣。”又曰:“诗家炼字琢句始于景阳,而极于鲍明远。”《诗品》列张协诗于上品。张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》云:“景阳文稍让兄,而诗独劲出,盖二张齐驱,诗文之间,互有短长。”今存诗十三首并残句,存文七篇。张溥辑其兄弟遗作为《张孟阳景阳集》一卷。
咏史一首
此诗以汉代疏广、疏受叔侄事迹咏而歌之。疏广,为太子太傅;广兄子受,为少傅。疏广谓疏受曰:“吾闻‘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’,‘功遂身退,天之道’也。今仕官至二千石,宦成名立,如此不去,惧有后悔。”(见《汉书》本传)遂退归故里。以圣上所赐金日令家供具酒食,与族人故旧宾客相娱乐,曰:“贤而多财,则损其志;愚而多财,则益其过。且夫富者,众人之怨也。”(同上。)众皆服其识。
张协见朝廷贪禄位者众,故咏此诗以刺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