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臣历观庶姓在世,无党于朝,无援于时,植根之本,轻也薄也。苟无大瑕,犹或见容。至于外戚,凭托天地,势连四时,根援扶疏,重矣大矣。而财居权宠,四海侧目;事有不允,罪不容诛。身既招殃,国为之弊。其故何邪?直由婚媾之私群情之所不能免,故率其所嫌,而嫌之于国,是以疏附则信,姻进则疑。疑积于百姓之心,则祸成重闼之内矣。此皆往代成鉴,可为寒心者也。夫万物之所不通,圣贤因而不夺。冒亲以求一才之用,未若防嫌以明公道。今以臣之才,兼如此之嫌,而使内处心膂,外总兵权,以此求治,未之闻也;以此招祸,可立待也。虽陛下二相明其愚款,朝士百寮颇识其情,天下之人何可门到户说,使皆坦然邪!

【原文】

臣历观庶姓在世[1],无党于朝,无援于时,植根之本,轻也薄也。苟无大瑕,犹或见容。至于外戚,凭托天地[2],势连四时[3],根援扶疏[4],重矣大矣。而财居权宠[5],四海侧目[6];事有不允,罪不容诛。身既招殃,国为之弊。其故何邪?直由婚媾之私群情之所不能免[7],故率其所嫌,而嫌之于国[8],是以疏附则信,姻进则疑[9]。疑积于百姓之心,则祸成重闼之内矣。此皆往代成鉴,可为寒心者也。夫万物之所不通,圣贤因而不夺。冒亲以求一才之用,未若防嫌以明公道。今以臣之才,兼如此之嫌,而使内处心膂,外总兵权,以此求治,未之闻也;以此招祸,可立待也。虽陛下二相明其愚款[10],朝士百寮颇识其情[11],天下之人何可门到户说,使皆坦然邪[12]

【注释】

[1]庶姓:与君王异姓而无亲者。

[2]天地:喻天子、皇后。

[3]四时:此指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。

[4]根援扶疏:喻其势力强大,无所不至。扶疏,枝叶繁茂分披的样子。

[5]财:通“才”,仅仅。权宠:指得到皇帝宠幸的权臣。《后汉书·王堂传》:“堂曰:‘吾蒙国恩,岂可为权宠阿意,以死守之!’”

[6]侧目:不敢正视的样子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妻侧目而视,倾耳而听。”

[7]婚媾(gòu):婚姻。

[8]“故率其”二句:是说由于外戚利用婚姻关系掌权,人们对他们不信任而导致对国家不信任。

[9]“是以”二句:张铣注:“疏附,谓异姓用贤也;姻进,谓外戚用事也。”

[10]二相:指王敦、王导二丞相。愚款:老实诚恳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愚款端悫(què)。”

[11]百寮:百官。寮,通“僚”,官,官职。

[12]坦然:形容心里平静,没有顾虑。

【翻译】

臣历观世上与君王异姓无亲的人,在朝廷没有同党,在社会中孤独无援,他们也就势轻而根浅了。如果没有大的过失,犹且可能得到宽容。至于外戚,凭靠天子皇后之亲,其势力及于一年四季,有如树根攀缘,枝叶繁茂,权重势大。因而据有权势,深受恩宠,四方之人皆侧目而视;办事有所不当,则罪不容诛。个人既招来祸殃,国家也因此而遭破坏。其原因是什么呢?正是由于婚姻私情是众人也难避免的事,所以人们因其所涉嫌疑,而对国家也产生了不信任。因此,关系疏远的人依附君王就使人相信,因婚姻之亲进取的人就使人疑惑。这种疑惑积存于百姓的心中,而祸乱则形成于深宫之内。这都是前代可资鉴戒、使人想起来也有寒心恐惧的地方。万物不通达的时候,圣贤也不会强求。如果陛下甘冒涉亲的嫌疑以求一才之用,不若用防止嫌疑来表明办事公道。如今以臣微薄的才能,兼有如此嫌疑,却使臣在内处于心膂般重要的地位,在外总领兵权。以此来求得天下太平,从来没有听说过;以此招致祸乱,却指日可待。虽然陛下两位丞相知道臣老实诚恳,朝上百官也深知臣的心情,然而又如何能叫臣挨门挨户去向天下人解说清楚,使他们都心里平静没有顾虑呢!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