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陛下践祚,圣政维新,宰辅贤明,庶寮咸允,康哉之歌实在至公。而国恩不已,复以臣领中书。臣领中书,则示天下以私矣。何者?臣于陛下,后之兄也。姻娅之嫌,实与骨肉中表不同。虽太上至公,圣德无私,然世之丧道,有自来矣。悠悠六合,皆私其姻者也,人皆有私,则谓天下无公矣。是以前后二汉,咸以抑后党安,进婚族危。向使西京七族、东京六姓皆非姻党,各以平进,纵不悉全,决不尽败。今之尽败,更由姻昵。

【原文】

陛下践祚[1],圣政维新[2],宰辅贤明,庶寮咸允[3],康哉之歌实在至公[4]。而国恩不已,复以臣领中书[5]。臣领中书,则示天下以私矣。何者?臣于陛下,后之兄也。姻娅之嫌[6],实与骨肉中表不同[7]。虽太上至公[8],圣德无私,然世之丧道,有自来矣。悠悠六合[9],皆私其姻者也,人皆有私,则谓天下无公矣。是以前后二汉,咸以抑后党安,进婚族危[10]。向使西京七族、东京六姓皆非姻党[11],各以平进,纵不悉全,决不尽败。今之尽败,更由姻昵。

【注释】

[1]践祚:即帝位。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成王既幼,周公摄政,当国践祚。”

[2]维新:变旧法行新政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

[3]庶寮:众官。寮,同“僚”。

[4]康哉之歌实在至公:《尚书·益稷》:“股肱良哉,庶事康哉。”据说虞舜以天下治平,作此歌归功其臣禹、皋陶等。后来便以此歌为称颂太平之词。

[5]领:兼任。中书:即中书监。

[6]姻娅(yà):即姻亚。婿父称姻。两婿互称为亚。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琐琐姻亚,则无 陛下践祚,圣政维新,宰辅贤明,庶寮咸允,康哉之歌实在至公。而国恩不已,复以臣领中书。臣领中书,则示天下以私矣。何者?臣于陛下,后之兄也。姻娅之嫌,实与骨肉中表不同。虽太上至公,圣德无私,然世之丧道,有自来矣。悠悠六合,皆私其姻者也,人皆有私,则谓天下无公矣。是以前后二汉,咸以抑后党安,进婚族危。向使西京七族、东京六姓皆非姻党,各以平进,纵不悉全,决不尽败。今之尽败,更由姻昵。 仕。”后泛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。

[7]骨肉:喻父母与子女之亲。《颜氏家训·兄弟》:“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……此之谓骨肉之亲。”中表:父亲姊妹的儿女叫外表,母亲兄弟、姊妹的儿女叫内表,互称中表。

[8]太上:此谓君王。

[9]悠悠:遥远,无尽穷。六合:天地四方。

[10]“咸以”二句:后党、婚族,在此皆指皇后的亲属。

[11]向使:假使。七族:西汉时七个把持朝政的外戚家族。潘岳《西征赋》李善注:“七姓,谓吕、霍、上官、赵、丁、傅、王也。”六姓:李善注:“东京六姓,章德窦后、和熹邓后、安思阎后、桓思窦后、顺烈梁后、灵思何后。”

【翻译】

陛下即位以来,政令改旧自新,辅政大臣贤明,众官也都公允,康哉之歌实在是出于公正无私。而臣受国之恩不断,今又以臣兼任中书监之职。臣兼任中书监,则向天下人表明陛下有私情。为什么呢?臣对陛下来说,臣是皇后的亲兄弟。因有这种婚姻关系而涉嫌,实与骨肉、中表关系不同。虽然陛下之德至公无私,然而世上已失大道由来已久了。悠悠天地间都在徇私情于有婚姻关系的人,人们都有私心,那么,可以说天下就没有什么至公可言了。所以,前后二汉,皆因为抑止后党势力而天下安定,进用婚族而社稷危亡。假使西京七族、东京六姓都不是外戚后党,而以各自的才能与众人平等地进用,纵使不能全部保全,也决不至于尽皆败亡。如今尽皆败亡的,还是由于宠信姻亲的缘故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