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郎中温雅,器识纯素。贞而不谅,通而能固。恂恂德心,汪汪轨度。志成弱冠,道敷岁暮。仁者必勇,德亦有言。虽遇履虎,神气恬然。行不修饰,名迹无愆。操不激切,素风愈鲜。

【原文】

郎中温雅[1],器识纯素[2]。贞而不谅[3],通而能固[4]。恂恂德心[5],汪汪轨度[6]。志成弱冠,道敷岁暮[7]。仁者必勇[8],德亦有言[9]。虽遇履虎,神气恬然[10]。行不修饰[11],名迹无愆[12]。操不激切,素风愈鲜[13]

【注释】

[1]郎中:袁涣,字曜卿,陈郡扶乐(今河南太康西北)人。魏国初建,为郎中令,行御史大夫事。温雅:温文尔雅。

[2]器识:器度见识。纯素:纯朴。纯,是指不亏损天性;素,保持纯洁的天性,不使它受别的影响。《庄子·刻意》:“纯素之道,唯神是守;守而勿失,与神为一;一之精通,合于天伦……故素也者,谓其无所与杂也;纯也者,谓其不亏其神也。能体纯素,谓之真人。”

[3]贞而不谅:言袁涣固守正道,不拘执小信。语出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君子贞而不谅。’”钱穆《论语新解》:“贞者,存于己而不变。谅者,求信于人。贞自可信,不待谅也。孔子尝曰,言不必信,行不必果,义之与比。义之与比,贞也。言必信,行必果,则匹夫匹妇之为谅也。”

[4]通而能固:通达事理并固守正道。

[5]恂恂(xún):恭顺的样子。德心:有德。

[6]汪汪:气度宽宏。轨度:遵循法度。

[7]“志成”二句:言袁涣一生遵循正道。志成弱冠,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涣传》:“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,而涣清静,举动必以礼。”弱冠,古二十岁称弱冠。此指年轻时。敷,布。岁暮,老年。

[8]仁者必勇:语本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仁者必有勇。”

[9]德亦有言:语本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有德者必有言。”言,名言。

[10]“虽遇”二句:比喻身处险境而恬然处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涣传》:“(吕)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,涣不可,再三强之,不许。布大怒,以兵胁涣曰:‘为之则生,不为则死。’涣颜色不变,笑而应之曰:‘涣闻唯德可以辱人,不闻以骂。使彼固君子邪,且不耻将军之言,彼诚小人邪,将复将军之意,则辱在此不在于彼。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,犹今日之事将军也,如一旦去此,复骂将军,可乎?’布惭而止。”履虎,践踏虎尾。比喻处于险境。《周易·履》:“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”恬然,安然。

[11]行不修饰:德行天性,故不行修饰。

[12]名迹:名誉事迹。愆(qiān):过失。

[13]“操不”二句:刘良注:“志操不待激劝切磋,自有纯素之风,虽在浊世,愈鲜明也。”操,节操。激切,激励。素风,纯朴洁白的风尚。

【翻译】

郎中袁涣温文尔雅,宏量有识天性纯朴。固守正道持之以恒,通达事理不拘小信。温良恭顺内涵德心,气度宽宏循法而行。弱冠立志举动以礼,贯以始终晚年愈勤。孔子有言仁者必勇,有德之人必有名言。践履虎尾遭遇险境,颜色不变神气安然。忠信天生不需修饰,名迹卓著公正无犯。节操自正不待激励,纯朴素风洁白鲜明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