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夫诗颂之作,有自来矣[1]。或以吟咏情性,或以述德显功[2]。虽大旨同归[3],所托或乖[4]。若夫出处有道[5],名体不滞[6],风轨德音[7],为世作范,不可废也。故复撰序所怀[8],以为之赞云。
【注释】
[1]自来:自古以来、古已有之之意。
[2]“或以”二句:上句指诗吟咏情性,下句指颂述德显功。吟咏,抒发。情性,感情。述德,记载德行。显功,颂扬功绩。
[3]大旨:宗旨,意义。同归:同归于理。
[4]所托:寓意,寄事。乖:区别。
[5]出处有道:指君子或出仕或隐居,皆依其道。进则忠于君,处则固节自守。
[6]名体:名位。指君臣间的名位分明。滞:废,废置不用。
[7]风轨:高风懿行。德音:善言。
[8]撰序:以次撰述。所怀:怀慕的人。
【翻译】
诗颂这类作品,古已有之。以诗抒发感情,以颂记载德行、称扬功绩。二者宗旨是一致的,只是寓意寄事有别。君子或出仕或自处都遵守道的准则,名位体统不可废置,古贤的高风懿行、名臣的谠论正言,堪作世人榜样,不可废弃。因此按顺序撰述内心钦慕的贤哲,为他们作《三国名臣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