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子布佐策[1],致延誉之美[2]。辍哭止哀[3],有翼戴之功[4],神情所涉[5],岂徒蹇愕而已哉[6]!然而杜门不用[7],登坛受讥[8]。夫一人之身[9],所照未异[10],而用舍之间[11],俄有不同,况沉迹沟壑[12],遇与不遇者乎[13]!
【注释】
[1]子布:张昭,字子布,吴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东汉末渡江,任孙策长史、抚军中郎将。策临死,以弟权托昭。官至辅吴将军,封娄侯。佐策:辅佐孙策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昭传》:“孙策创业,命昭为长史、抚军中郎将,升堂拜母,如比肩之旧,文武之事,一以委昭。”
[2]延誉:播扬名誉。
[3]辍哭止哀: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“(建安)五年,策薨,以事授权,权哭未及息。策长史张昭谓权曰:‘孝廉,此宁哭时邪?……’乃改易权服,扶令上马,使出巡军。”
[4]翼戴:辅佐,拥戴。
[5]神情:精神思想。所涉:进入的境界。
[6]蹇(jiǎn)愕:正直的诤言。蹇,正直。
[7]杜门:堵门。事见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昭传》,时公孙渊称藩,孙权遣张弥、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,张昭进谏,权不用。“昭忿言之不用,称疾不朝。权恨之,土塞其门,昭又于内以土封之……权数慰谢昭,昭固不起,权因出过其门呼昭,昭辞疾笃。权烧其门,欲以恐之,昭更闭户。”
[8]登坛受讥: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昭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曰:“权既即尊位,请会百官,归功周瑜。昭举笏欲褒赞功德,未及言,权曰:‘如张公之计,今已乞食矣。’昭大惭,伏地流汗。”登坛,即位之时。
[9]一人之身:指张昭。
[10]所照:所表现的。照,明,显示。
[11]用舍:此指毁誉。
[12]沉迹:埋没。沟壑:山谷。
[13]遇:遇时。
【翻译】
张昭辅佐孙策,美名传播四方。劝阻孙权止哭息哀,有辅佐拥戴之功。他的内心精神境界,岂止是正直诤言而已!君主不纳忠言,张昭封土杜门不出;吴主即位,对张昭口出讥讽。可见张昭所持依然如故,但是好恶毁誉,变于一旦,所以更不消说埋没山沟中,谈不上遇与不遇的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