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公瑾卓尔,逸志不群,总角料主,则素契于伯符;晚节曜奇,则参分于赤壁。惜其龄促,志未可量。

【原文】

公瑾卓尔[1],逸志不群[2],总角料主,则素契于伯符[3];晚节曜奇[4],则参分于赤壁[5]。惜其龄促[6],志未可量。

【注释】

[1]公瑾:周瑜,字公瑾,庐江舒(今安徽庐江西南)人。吴中呼为周郎。与孙策同岁,相友善。策死,孙权继位,瑜以中护军与张昭共掌众事。建安十三年(208),曹操率军南下,瑜与刘备合兵,大败操兵于赤壁。拜南郡太守,后进军取蜀,至巴丘(今江西峡江)病死。

[2]逸志:超俗的志向。不群:才智超群。

[3]“总角”二句: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策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。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策令曰:“周公瑾英俊异才,与孤有总角之好,骨肉之分。”总角,童子之髻,指少小之时。料,度。契,契合。伯符,孙策,字伯符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。父孙坚为刘表部将黄祖射杀,策依附袁术,得其父部曲,渡江转战,在江东建立政权。后为吴郡太守许贡客击伤,创重而死,后其弟孙权称帝。

[4]晚节:此指周瑜壮年之时。曜奇:耀奇,显现奇谋。

[5]参分于赤壁:指通过赤壁一战,大败曹操,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。参,三。

[6]龄促:周瑜年三十六岁而卒。

【翻译】

周瑜超群出众,志向远大,才智无双。年少之时慧眼识别明主,素与孙策友善投合;壮年驰骋奇策,赤壁之战天下三分。叹其早逝,否则他的志向未可限量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