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,大行皇后崩于显阳殿。粤九月二十六日,将迁座于长宁陵,礼也。龙 ,容翟结骖。皇涂昭列,神路幽严。皇帝亲临祖馈,躬瞻宵载。饰遗仪于组旒,沦徂音乎珩佩。悲黼筵之移御,痛翚褕之重晦。降舆客位,撤奠殡阶。乃命史臣,累德述怀。其辞曰:

【原文】

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[1],大行皇后崩于显阳殿[2]。粤九月二十六日[3],将迁座于长宁陵[4],礼也[5]。龙 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,大行皇后崩于显阳殿。粤九月二十六日,将迁座于长宁陵,礼也。龙
                
,容翟结骖。皇涂昭列,神路幽严。皇帝亲临祖馈,躬瞻宵载。饰遗仪于组旒,沦徂音乎珩佩。悲黼筵之移御,痛翚褕之重晦。降舆客位,撤奠殡阶。乃命史臣,累德述怀。其辞曰: [6],容翟结骖[7]。皇涂昭列[8],神路幽严[9]。皇帝亲临祖馈[10],躬瞻宵载[11]。饰遗仪于组旒[12],沦徂音乎珩佩[13]。悲黼筵之移御[14],痛翚褕之重晦[15]。降舆客位[16],撤奠殡阶[17]。乃命史臣[18],累德述怀[19]。其辞曰:

【注释】

[1]元嘉十七年:即440年。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年号。

[2]大行:本为一去不返之意。臣下讳言皇帝死亡,因称大行。汉以后,帝死停棺未葬者称大行皇帝,皇后也同此义。

[3]粤:句首语助词。通“曰”。

[4]迁座:迁移灵柩。

[5]礼:谓合于礼制的规定。

[6]龙 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,大行皇后崩于显阳殿。粤九月二十六日,将迁座于长宁陵,礼也。龙
                
,容翟结骖。皇涂昭列,神路幽严。皇帝亲临祖馈,躬瞻宵载。饰遗仪于组旒,沦徂音乎珩佩。悲黼筵之移御,痛翚褕之重晦。降舆客位,撤奠殡阶。乃命史臣,累德述怀。其辞曰: (gǒng):画有龙形的车。 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,大行皇后崩于显阳殿。粤九月二十六日,将迁座于长宁陵,礼也。龙
                
,容翟结骖。皇涂昭列,神路幽严。皇帝亲临祖馈,躬瞻宵载。饰遗仪于组旒,沦徂音乎珩佩。悲黼筵之移御,痛翚褕之重晦。降舆客位,撤奠殡阶。乃命史臣,累德述怀。其辞曰: (lí):系,拴。 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,大行皇后崩于显阳殿。粤九月二十六日,将迁座于长宁陵,礼也。龙
                
,容翟结骖。皇涂昭列,神路幽严。皇帝亲临祖馈,躬瞻宵载。饰遗仪于组旒,沦徂音乎珩佩。悲黼筵之移御,痛翚褕之重晦。降舆客位,撤奠殡阶。乃命史臣,累德述怀。其辞曰: (fú):引棺的大绳索。

[7]容:容车。一种妇女乘坐的小车。《释名·释车》:“容车,妇人所载小车也。其盖施帷,所以隐蔽其形容也。”翟(dí):雉(即野鸡)。指重翟,皇后所乘之车,以雉羽为蔽。《周礼·巾车》:“王后之五路,重翟,锡面,朱总。”贾公彦疏:“凡言翟者,皆谓翟鸟之羽,以为两旁之蔽。言重翟者,皆二重为之。”这里容、翟均指灵车。结骖:连骖,谓将出发。骖,同驾一车的三匹马。

[8]皇涂:天子所行之路。涂,通“途”。昭列:光明。

[9]神路:神灵所行之路。幽严:吕向注:“深敬也。”

[10]祖馈:送死者之祭。李周翰注:“祖,始行也;馈,祭也。”

[11]躬:亲。瞻:望。载:举灵柩于车上。

[12]遗仪:犹言遗容,谓生前的光辉、风采。组旒(liú):指旌旗。组,以丝线缝旗作为装饰。《诗经·鄘风·干旄》:“素丝组之,良马五之。”旒,旗帜下边悬垂的饰物。

[13]沦:没。徂(cú)音:谓已消逝的音声。徂,死亡。珩(héng):古人佩玉,佩上有两块长方的玉,叫珩。泛指佩玉。

[14]黼(fǔ)筵:指绣有斧形花纹的垫席。黼,古代礼服上绣的黑白相间如斧形的花纹。筵,竹制的垫席。移御:改变用途,即闲置不用之意。

[15]翚(huī):五彩山雉。指画有翚图纹的祭服,为王后所用。一作“袆”。褕(yú):褕狄,即褕翟,也是王后的祭服,衣服上画有翟(雉)的图形。褕,一作“揄”。《周礼·内司服》:“掌王后之六服:袆衣、揄狄……”重晦:非常晦暗。

[16]降舆:将灵柩放存车上。客位:灵柩所停之处,谓把灵柩尊为宾客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“殡于客位,祖于庭,葬于墓。”

[17]撤奠:即撤去祭品。奠,设酒食以祭。殡阶:殡于西阶。周代制度,人死后殓尸于棺,在堂的西阶掘一坎地停柩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“周人殡于西阶之上,则犹宾之也。”古代以西为尊,为客位所在。

[18]史臣:即史官,颜延之自指。

[19]累德:李善注:“郑司农《周礼》注曰:‘诔,谓积累生时德行,赐之命,为其辞也。’”累,《宋书·后妃传》作“诔”。述怀:吕向注:“帝之怀也。”

【翻译】

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,大行皇后死于显阳殿。九月二十六日,将迁灵柩于长宁陵,这是合于礼的。龙车系上了引棺的大绳,容车重翟套上了马匹。天子所行之路光明,神灵所行之路深敬。皇帝亲临祭奠,亲自看着灵柩夜间上车。旌旗之上文饰着生前光辉,佩玉之声却已消逝无闻。悲叹绣有斧形花纹的垫席闲置不用,哀痛画有翚图的祭服晦暗不明。灵柩从客位迁入车中,祭奠也从西阶撤除。于是皇帝吩咐史臣,积累死者生前德行为之述怀。其辞云: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