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恽家方隆盛时,乘朱轮者十人[1],位在列卿,爵为通侯[2],总领从官[3],与闻政事,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,以宣德化,又不能与群僚并力[4],陪辅朝廷之遗忘,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[5]。怀禄贪势,不能自退,遂遭变故,横被口语[6],身幽北阙[7],妻子满狱。当此之时,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[8],岂得全其首领,复奉先人之丘墓乎?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[9]。君子游道[10],乐以忘忧;小人全躯,说以忘罪[11]。窃自念,过已大矣,行已亏矣,长为农夫以没世矣[12]。是故身率妻子,勠力耕桑[13],灌园治产,以给公上[14],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[15]。
【注释】
[1]乘朱轮者:汉制,二千石以上官员得乘朱轮车。
[2]通侯:爵位名。即彻侯,因避武帝刘彻讳,改称通侯。
[3]从官:皇帝的侍从官。杨恽曾任掌管侍从官的光禄勋。
[4]并力:袁本、茶陵本、《汉书》均作“同心并力”,可从。
[5]素餐:白吃,即无功食禄之意。
[6]横被口语:指戴长乐上告杨恽说了许多不恭的话。
[7]北阙:宫殿北面的观阙。
[8]夷灭:诛灭。
[9]伏惟:俯伏思惟。下对上的敬辞。
[10]游道:学习道义。
[11]说:后作“悦”。
[12]没世:身死。
[13]勠力:并力。
[14]公上:《汉书·杨恽传》颜师古注:“充县官之赋敛也。”
[15]用此:因此。
【翻译】
当我杨恽家正兴盛的时候,能够乘坐朱轮车的显贵就有十人之多,我的官位在列卿,爵位是通侯,统领侍从官,参与朝廷政事,却不能在这时对政事有所建议,以便宣扬皇帝的道德教化;又不能与同僚齐心协力,帮助朝廷弥补遗漏的事情。因此,我已经受“窃居高位,无功受禄”的指责很久了。只因贪恋利禄权势,不能自行引退,于是遇到变故,横遭毁谤,被拘禁在北阙,妻子儿女也都关在牢狱里。当时,自己认为被诛灭也不足以补偿罪责,哪还能保住脑袋,再去祭祀先人的坟墓呢!我俯伏细想圣主的恩德无量。君子学习道义,往往高兴得不知什么是忧愁;小人只图保全自己,往往喜悦得不知什么是罪过。我暗自思量,我的过失够大的了,行为够坏的了,只好永远做一个农夫了此一生了。因此,我亲自带领妻子儿女,努力种田养蚕,浇灌园圃,治理产业,以供给公家的赋税,想不到又因此受到讥笑与非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