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斋中读书一首:昔余游京华,未尝废丘壑。

【题解】

这首诗作于永嘉郡(郡治在今浙江温州)书斋。永初三年(422)七月,谢灵运被以“构扇异同,非毁执政”的理由,从太子左卫率出为永嘉太守。因苦闷和忧虑,抵达永嘉不久,即患病卧床,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算痊愈。《宋书》本传称其“遂肆意游遨,遍历诸县,动逾旬朔,民间听讼,不复关怀”。至秋,称病去职。这首诗叙写在永嘉养病期间的生活,透露出思想上“仕”与“隐”的矛盾,最后表示要到老庄达生之道的哲理中去寻求解脱,以避免身心的过度操劳。“既笑沮溺苦”四句,与陶渊明在《劝农》诗中所表达的“冀缺携俪,沮溺结耦。相彼贤达,犹勤垄亩……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宴安自逸,岁暮奚冀”的劳动观点有着很大不同。

【原文】

昔余游京华[1],未尝废丘壑[2]

矧乃归山川[3],心迹双寂漠[4]

虚馆绝诤讼[5],空庭来鸟雀。

卧疾丰暇豫[6],翰墨时间作[7]

怀抱观古今[8],寝食展戏谑[9]

既笑沮溺苦[10],又哂子云阁[11]

执戟亦以疲[12],耕稼岂云乐[13]

万事难并欢,达生幸可托[14]

【注释】

[1]京华:京师。

[2]未尝废丘壑:谓在京华时即已有隐居的打算。丘壑,深山幽谷,指隐士所居之地。《汉书·叙传》载班嗣书称严子“渔钓于一壑,则万物不奸其志;栖迟于一丘,则天下不易其乐也”。

[3]矧(shěn):况且。乃:才,这才。

[4]心迹:心境与行事。寂漠:同“寂寞”。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夫虚静恬淡,寂漠无为者,万物之本也。”

[5]诤讼:争吵诉讼之声。诤,通“争”。

[6]丰:多。暇豫:空闲逸乐。

[7]翰墨:指诗文。张衡《归田赋》:“挥翰墨以奋藻。”翰,笔。间(jiàn):间或,不时。

[8]怀抱:谓捧书阅读。观古今: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。”

[9]展戏谑:开玩笑。

[10]沮(jǔ)溺:春秋时的隐士长沮和桀溺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长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。”

[11]哂(shěn):讥笑。子云:扬雄,字子云,西汉辞赋家。王莽篡位后,以大夫校书天禄阁。刘歆之子刘棻等人为进献符命事,触怒王莽,被严加惩治,并株连扬雄。使者收捕,扬雄投阁自杀,几死。时京师歌谣云:“惟寂寞,自投阁,爰清静,作符命。”事见《汉书·扬雄传》。

[12]执戟:秦汉时的宫廷侍卫官,因执勤时手持戟而得名。这里泛指小官。扬雄一生位居下僚,不得迁进,故此即指扬雄。李善注引潘岳《夏侯湛诔》:“执戟疲杨。”

[13]耕稼:指沮、溺。云:语助词。

[14]达生:《庄子·达生》:“达生之情者,不务生之所无以为。”郭象注:“生之所无以为者,分外物也。”后以指不受世务牵累之意。达,通,明白。生,生命。此指养生。

【翻译】

过去我供职京师的时候,不曾忘记日后隐居丘壑。

何况我这已经回归山川,心境行事都已趋于寂寞。

馆舍虚静没有争讼之声,庭院空空飞来一群鸟雀。

卧床养病颇多闲暇逸乐,诗赋文章不时提笔写作。

怀抱图书可以纵览古今,睡觉吃饭时时取笑戏谑。

既笑长沮桀溺种地辛苦,又笑扬雄跳下那天禄阁。

当个小官整天疲于奔命,种地也谈不上有何快乐。

天下事难得都让人高兴,幸有达生之道可以寄托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