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题解】
这首诗写庄园清旷幽静的环境和诗人寡欲少私、超然尘俗的情怀。沈德潜《古诗源》谓其“命题简古”。题中“援”字,一作“楥”,楥,木名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云:“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,并有故宅及墅,遂移籍会稽,修营别业,傍山带江,尽幽居之美。与隐士王弘之、孔淳之等纵放为娱,有终焉之志。”并作有《山居赋》,可与本诗参读。又《宋书》本传云:“灵运因父祖之资,生业甚厚。奴僮既众,义故门生数百,凿山浚湖,功役无已。寻山陟岭,必造幽峻,岩嶂千重,莫不备尽。”诗中一面说“迢递瞰高峰”,一面又说“靡迤趋下田”,是将“寻山陟岭”与巡视农田之利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,实际上反映了大庄园主的生活情趣,与陶渊明《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》“夏日长抱饥,寒夜无被眠”之类的隐居生活有着很大不同。
【原文】
樵隐俱在山[1],由来事不同[2]。
不同非一事,养痾亦园中[3]。
中园屏氛杂[4],清旷招远风[5]。
卜室倚北阜[6],启扉面南江[7]。
激涧代汲井[8],插槿当列墉[9]。
群木既罗户,众山亦对窗。
靡迤趋下田[10],迢递瞰高峰[11]。
寡欲不期劳[12],即事罕人功[13]。
唯开蒋生径[14],永怀求羊踪[15]。
赏心不可忘[16],妙善冀能同[17]。
【注释】
[1]樵:樵夫。隐:隐士。
[2]由来事不同:谓居住山中的原因不相同。李善注引臧荣绪《晋书》:“何琦曰:‘胡孔明有言“隐者在出,樵者亦在山,在山则同,所以在山则异”,岂不信乎?’”
[3]痾(ē):病。
[4]中园:园中。屏(bǐng):排除。氛杂:烦杂。
[5]清旷:清新旷远之地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欲卜居清旷,以乐其志。”
[6]卜室:通过占卜选址建造的房屋。阜:土山,丘陵。
[7]启扉:开门。扉,门扇。
[8]激涧:谓采用筑堰之类的办法提高水位,利用涧水灌园植木。激,阻遏水势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,激使东抵东郡平刚。”颜师古注:“激者,聚石于堤旁冲要之处,所以激去其水也。”汲井:到井中打水。
[9]槿(jǐn):木名。落叶灌木,夏秋开红、白或紫色花。墉(yōng):墙。
[10]靡迤(yǐ):绵延不断貌,指山路。趋:快走。这里即“走”的意思。
[11]迢递:高貌。瞰:远望。
[12]寡欲:少私欲。《老子》十九章: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”不期劳:不希望劳苦。
[13]即事:遇到事情。罕:少。人功:人力,劳动力。
[14]蒋生径:指蒋诩之事。西汉末,王莽专权,兖州刺史蒋诩告病辞官,隐居乡里,在住宅前面的竹林中开出三条小路,只同隐士求仲、羊仲二人来往。事见赵岐《三辅决录·逃名》。
[15]怀:思。求羊:即求仲、羊仲。
[16]赏心:心意欢乐。
[17]妙善:指大道。冀:希望。同:谓与大道同在。
【翻译】
樵夫和隐士都在山林中,为何在山林情况却不同。
不同的事不只一件两件,隐士养病也在山间园中。
园中摒尽了纷乱和烦杂,清新疏旷引来远处和风。
占卜所建居室背靠北山,打开门来正好面对南江。
涧中取水代替井中取水,栽种木槿可当排列围墙。
众多树木既已罗列门外,群山蜿蜒也正对着方窗。
沿着绵延山路行视下田,抬头仰望那高耸的山峰。
少私寡欲不愿辛勤劳苦,遇到事情很少兴师动众。
只像蒋诩那样开出三径,常想着求仲羊仲的足踪。
心欢意乐不可轻易忘却,大道妙善心愿与之认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