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炎灵遗剑玺,当涂骇龙战。

【原文】

炎灵遗剑玺[1],当涂骇龙战[2]

圣期缺中壤[3],霸功兴宇县[4]

鹊起登吴山[5],凤翔陵楚甸[6]

衿带穷岩险[7],帷帟尽谋选[8]

北拒溺骖镳[9],西龛收组练[10]

江海既无波[11],俯仰流英盼[12]

裘冕类禋郊[13],卜揆崇离殿[14]

钓台临讲阅[15],樊山开广宴[16]

文物共葳蕤[17],声明且葱蒨[18]

三光厌分景[19],书轨欲同荐[20]

参差世祀忽[21],寂漠市朝变[22]

舞馆识余基[23],歌梁想遗转[24]

故林衰木平,荒池秋草遍。

雄图怅若兹[25],茂宰深遐眷[26]

幽客滞江皋[27],从赏乖缨弁[28]

清卮阻献酬[29],良书限闻见[30]

幸籍芳音多[31],承风采余绚[32]

于役傥有期[33],鄂渚同游衍[34]

【注释】

[1]炎灵:指汉朝。遗剑玺:谓汉朝失去天下。剑,相传汉高祖做亭长时曾剑斩白蛇,后遂发迹,其剑作为开国之宝代代相传。李善注:“《汉礼仪志》曰:‘皇太子即位,中黄门以斩蛇宝剑授。’《异苑》曰:‘晋惠帝元康三年,武库火,烧汉高斩白蛇剑。’”玺,皇帝的印。中平六年(189),汉灵帝死,皇子刘辨即位。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,反被宦官诳杀。与何进同谋的士族豪强袁绍发兵攻杀宦官,宦官劫持皇帝出奔,将皇帝印投落井中。

[2]当涂:即“当涂高”,为汉代谶纬之词,指魏。《后汉书·袁术传》:“又少见谶书,言‘代汉者当涂高’,自云名字应之。”李贤注:“当涂高者,魏也。然术自以‘术’及‘路’(按,袁术字公路)皆是‘涂’,故云应之。”骇:起,发生。宋玉《风赋》:“骇溷浊,扬腐余。”李善注:“《广雅》曰:‘骇,起也。’”龙战:《周易·坤》:“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”本指阴阳二气的交战。这里指群雄割据争战。

[3]圣期:出王者的时期,指五百年。《论衡·刺孟》:“夫孟子言五百年有王者兴,何以见乎?……五百年者,以为天出圣期也。”这里即指汉朝,两汉共享国四百二十六年,接近五百年。中壤:中土,指曹魏所占的中原地区。

[4]霸功:霸王的功业。宇县:犹言天下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大矣哉!宇县之中,承顺圣意。”《集解》:“宇,宇宙。县,赤县。”这里指孙权所据的江南地区。

[5]鹊起:本谓见机远引。引申为乘势奋起。李善注:“《庄子》曰:‘鹊上城之垝,巢于高榆之颠。城坏巢折,陵风而起。故君子之居时也,得时则义行,失时则鹊起。’”吴山:江东之地春秋时多属吴国,故称。李善注:“孙氏初基武昌,后都建业,故云吴山楚甸也。”

[6]陵:升,登。楚甸:战国时武昌在楚国境内,故称。甸,郊野。

[7]衿(jīn)带:指地处险要的咽喉之地。《后汉书·杜笃传》载其《论都赋》:“关梁之险,多所衿带。”李贤注:“衿带,衣服之要,故以喻之。”穷:尽。

[8]帷帟(yì)尽谋选:沈德潜《古诗源》:“言帷帐共事者皆善谋,而诸侯之选也。”帷帟,帷帐,帷幄。帟,帐篷中座上承尘的平幕。

[9]北拒:谓北御曹操。即赤壁之战。溺骖镳(biāo):淹没敌兵。李善注:“《春秋感精符》曰:‘强杰并侵,战兵雷合,龙门溺骖。’宋均曰:‘龙门,鲁地名也。时齐与宋、郑战败相杀,血溺骖马。’”骖,同驾一车的三匹马。镳,马嚼子。这里代指军马、军队。

[10]西龛(kān):谓西败刘备。彝陵之战,孙权曾大败刘备。龛,通“戡”,平定。收:收取。这里为俘获、歼灭的意思。组练:指精锐的部队。《春秋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使邓廖帅组甲三百、被练三千以侵吴。”组,组甲,以丝带联结皮革或铁片而成的铠甲。练,被练,以练(煮熟的生丝)联结皮革或铁片而成的铠甲。

[11]江海既无波:李善注:“《礼斗威仪》曰:‘其君乘木而王,其政象平,则江海不扬波。’”谓政治清明,境内无事。

[12]流英盼:谓英姿勃勃地瞻顾四方。盼,看。

[13]裘冕类禋(yīn)祀:言孙权登基称帝时祭天之事。裘冕,帝王祭天时穿大裘戴冕冠,称裘冕。裘,皮衣。冕,古代帝王、诸侯、卿大夫所戴的礼帽。《周礼·节服氏》:“郊祀裘冕,二人执戈。”类,四类,古代祭祀的天神。《周礼·小宗伯》:“兆五帝于四郊,四望四类亦如之。”郑众注以三皇、五帝、九皇、六十四民为四类,郑玄注以日、月、星、辰为四类。禋郊,即郊祀,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。禋,禋祀,即祭祀时将牲礼和玉帛置于柴上,烧柴升烟以祭天。《周礼·大宗伯》:“以禋祀祀昊天上帝。”

[14]卜:古人迷信,欲预知后事吉凶,即烧龟甲以取兆。《诗经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卜云其吉,终然允臧。”毛传:“建国必卜之。”揆:度,测量。古人建筑房屋,立竿测度日影,以定方向。《诗经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定之方中,作于楚宫。揆之以日,作于楚室。”崇:立。离殿:即离宫,古代帝王为便于游处在正式宫殿之外别筑的宫室。

[15]钓台:钓鱼台,在今湖北武昌西北,相传孙权曾驻兵于此。讲阅:讲武阅兵。讲,讲习,训练。

[16]樊山:山名。又名袁山。《水经注·江水》:“今武昌郡治,城南有袁山,即樊山也……北背大江,江上有钓台,权常极饮其上。”广宴:大宴。

[17]文物:指礼乐典章制度。《春秋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文物以纪之,声明以发之。”葳蕤(wēi ruí):本指草木盛貌。这里形容文物之盛。

[18]声明:《春秋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钖、鸾、和、铃,昭其声也。三辰旂旗,昭其明也。”本指声音和色彩。这里指声教文明。葱蒨(qiàn):草木青翠茂盛貌。这里形容声教文明之盛。

[19]三光:日、月、星。喻指魏、蜀、吴三分天下。李善注引《三国名臣颂》:“三光参分,宇宙暂隔。”厌分景:讨厌光亮分散,不集中。此谓孙氏有一统天下之意。景,光亮。

[20]书轨欲同荐:即欲统一文字,划一车轨,亦即一统天下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今天下车同轨,书同文。”书,文字。轨,车两轮间的距离。荐,献。

[21]参(cēn)差:不齐貌。谓享国有长有短。这里是短的意思。世祀:世代所奉的祭祀。《国语·鲁语》:“夫祀,国之大节也。”忽:谓忽忽然而去。指孙氏为晋所灭。

[22]寂漠:同“寂寞”。市朝:市指买卖的场所,朝指官府办公的场所。此借指朝代。李善注:“古《出夏北门行》曰:‘市朝易人,千载墓平。’”

[23]余基:遗留下来的基石。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歌堂舞阁之基。”

[24]歌梁:绕梁之歌。转:婉转。

[25]雄图怅若兹:李善注:“言孙氏雄图,怅然如此。”若兹,如此。

[26]茂宰:贤能的县官。此指伏曼容。深遐:深远。眷:反顾。

[27]幽客:隐居的人。谢朓自指。江皋:江边。指荆州。

[28]从赏:跟着观赏。乖:离,指未能与伏曼容一起观赏古迹。缨:结冠的带子。弁:冠名。“缨弁”代指官职,指伏曼容。

[29]卮(zhī):酒器。献:敬酒。酬:劝酒。

[30]良书:好书。指伏曼容原诗。限闻见:谓不能亲闻其言,亲见其面。

[31]籍:书籍,即“良书”。芳音:指美好的诗句。

[32]承风:仰继风采。绚:文采。

[33]于役:去服徭役。于,往。《诗经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:“君子于役,不知其期。”这里是有机会去武昌的意思。

[34]鄂渚:地名。即指武昌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乘鄂渚而反顾兮。”洪兴祖补注:“楚子熊渠,封中子红于鄂,鄂州武昌县地是也。隋以鄂渚为名。”游衍:游逛。《诗经·大雅·板》:“昊天曰旦,及尔游衍。”

【翻译】

汉朝灭亡遗落宝剑玉玺,曹魏代立群雄割据争战。

五百年间江山缺失中土,霸王功业兴起江东郡县。

如鹊劲飞登上吴地山峦,似凤翱翔飞临楚地郊野。

所据尽皆山岩险要之地,帐下全是多谋善断之才。

北拒曹操敌兵血流成河,西御刘备把敌精兵全歼。

江海平静不再翻波卷浪,英姿俯仰且把四方顾盼。

穿裘戴冠隆重郊祀天地,卜占测度建起离宫别殿。

来到钓台训练检阅军马,樊山上面摆起酒席盛宴。

礼乐典章样样设置周全,声教文明也是盛大庄严。

天下三分心中大不乐意,书轨齐同实为一大心愿。

不料国柄忽然一朝失落,寂寞凄凉朝代更迭变换。

还能识别舞馆所留基石,尚能想象绕梁歌声婉转。

林木衰枯剩下一片平地,池沼荒凉秋草四处蔓延。

可叹雄图变成如此景象,贤能太守为之深深顾念。

隐居之人滞留在这江畔,未能随从太守一起赏玩。

端着酒杯不能劝菜敬酒,捧读来诗无从闻言见面。

所幸来诗颇多佳词美句,仰承风韵细细咀味文采。

有朝一日如能得到机会,去到鄂渚一同纵情游观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