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薄游第从告,思闲愿罢归。

【原文】

薄游第从告[1],思闲愿罢归。

还邛歌赋似[2],休汝车骑非[3]

霸池不可别[4],伊川难重违[5]

汀葭稍靡靡[6],江菼复依依[7]

田鹤远相叫,沙鸨忽争飞[8]

云端楚山见[9],林表吴岫微[10]

试与征徒望[11],乡泪尽沾衣。

赖此盈樽酌[12],含景望芳菲[13]

问我劳何事?沾沐仰清徽[14]

志狭轻轩冕[15],恩甚恋重闱[16]

岁华春有酒[17],初服偃郊扉[18]

【注释】

[1]薄游:谓短暂出游。第:且。告:告归,官吏请假回家。

[2]还邛(qióng)歌赋似:这句用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故事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载,相如为蜀郡成都(今属四川)人,早年曾客游于梁,居数年,作《子虚赋》。后梁孝王死,回成都,而家贫无以自业,遂往依友人临邛令王吉。临邛富人卓王孙大宴宾客,请相如,相如前往。是时,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,好音,相如遂以琴心挑之,携之私奔归成都。家徒四壁立,又同返临邛,文君当垆卖酒,相如穿犊鼻裈,涤器于市中。这里以临邛比休沐之地。邛,临邛,秦置县名。汉因之,在今四川邛崃。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:“‘还邛’,义取家徒四壁。言游宦以来,有相如之四壁,无袁绍之兼辆,所以思归耳。”

[3]休汝车骑非:这句用东汉末袁绍故事。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许劭字子将,汝南平舆人也……初为郡功曹,太守徐璆甚敬之。府中闻子将为吏,莫不改操饰行。同郡袁绍,公族豪侠,去濮阳令归,车徒甚盛,将入郡界,乃谢遣宾客,曰:‘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。’遂以单车归家。”汝,汝南,汉置郡名。治平舆(今属河南)。车骑非,谓无袁绍车骑之盛。

[4]霸池:即霸陵,为汉文帝陵,在长安城(今陕西西安)东七十里。李善注引潘岳《关中记》曰:“霸陵,文帝陵也。上有池,有四出道以写水。”又据李善注,西汉枚乘曾作有《临灞池远诀赋》。这里以“霸池”代指京都、朝廷,下句“伊川”同。

[5]伊川:即伊水,源出今河南熊耳山,流经河南洛阳。重:深。

[6]汀:水中小洲。葭(jiā):芦苇。稍:逐渐。靡靡:草伏相依貌。

[7]菼(tǎn):荻草。依依:轻柔而随风披拂之貌。

[8]鸨(bǎo):鸟名。似雁而大,脚上无后趾。

[9]楚山:亦即吴地的山。因战国时楚国拥有吴地,故称。

[10]表:外。岫(xiù):峰峦。

[11]征徒:谓随行徒从。

[12]赖此:谓凭借上述感情。樽:酒器。酌:斟酒。

[13]含景:谓面对大自然所包含的美景。芳菲:花草。

[14]沾沐:谓蒙受恩泽。仰清徽:谓归隐以洁身自好。清徽,指清正的操守。徽,美。

[15]轩冕:卿大夫的轩车和冕服。代指官职。

[16]重闱:指深宫。

[17]岁华:犹言岁时。即指春时。

[18]初服:当初未仕前的服饰。比喻原有的志趣。偃:卧。郊扉:指在郊野的房子。扉,门扇。

【翻译】

短暂出游且把休假来请,想着闲散愿暂罢职回归。

回到临邛歌赋近似相如,休假汝南亦无袁绍车骑。

霸池不可与之长久分别,伊川很难与之深相背违。

小洲芦苇逐渐随风倾倒,江边荻草也正轻轻披拂。

田中野鹤远远引颈鸣叫,沙洲大雁忽地争相翩飞。

云头之上楚山倏地显现,树林之外吴山隐约幽微。

试与随从纵目四野怅望,衣服上落满了思乡之泪。

凭借此情且把酒杯斟满,面对春色凝望花艳草美。

要问我在为了何事辛劳?蒙受恩泽仰慕清正品格。

志向狭小不重轩车冕服,恩重非常眷恋深宫重闱。

正当春时又有酒在身边,穿上旧服躺卧郊野屋内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