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晨策寻绝壁,夕息在山栖。

【原文】

晨策寻绝壁[1],夕息在山栖。

疏峰抗高馆[2],对岭临回溪[3]

长林罗户穴,积石拥基阶[4]

连岩觉路塞,密竹使径迷。

来人忘新术[5],去子惑故蹊。

活活夕流驶[6],噭噭夜猿啼[7]

沉冥岂别理,守道自不携[8]

心契九秋干,目玩三春荑[9]

居常以待终,处顺故安排[10]

惜无同怀客[11],共登青云梯[12]

【注释】

[1]策:手杖。此处用作动词,谓持杖。

[2]疏:平整治理。抗:举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疏龙首以抗殿,状巍峨以岌嶪。”

[3]回溪:曲折的溪谷。

[4]“长林”二句:描写高馆附近的环境,言门前庭外长林排列,屋基阶梯之下乱石簇拥。户穴,房屋,即指高馆。基阶,指馆舍的基脚和阶梯。

[5]来人:指进山之人。下文“去子”,指出山之人。术:城邑中的道路。此指山路。

[6]活活(guō):水流声。

[7]噭噭(jiào):猿啼声。

[8]“沉冥”二句:言自己幽居深山,自甘淡泊非有别理,只是一心向道而已。沉冥,玄默无欲貌。诗中指山居生活的淡泊、清幽。携,离。《春秋左传·僖公七年》:“招携以礼,怀远以德。”怀有二心亦称“携贰”。

[9]“心契”二句:此二句以松柏之坚贞比喻自己守道的志向,以目玩春草状自己山居生活的高雅。契,契合。九秋干、三春荑,张铣注:“九秋干,松之类;三春荑,草之类。”九秋,秋季九十天。三春,春季三个月。荑,草木初生的嫩芽。

[10]“居常”二句:意谓要以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,一直到生命终结,在生活中也按照同样的生活态度处理世事,不矫作强求,这样就不会妄生忧乐而自扰。《高士传》荣启期曰:“贫者士之常,死者人之终。居常以待终,何不乐也!”又《庄子·养生主》曰:“老聃死,秦失吊之……曰:‘适来,夫子时也;适去,夫子顺也。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,古者谓是帝之县解。’”吕向注:“居常道以待终天年,处顺理而安排代(世)事,将使忧乐不能入于我也。”

[11]同怀客:志趣相同的友人。

[12]青云梯:高峻入云的山路。代指走隐逸的道路。

【翻译】

我于清晨扶杖进山攀登绝壁,直到夜晚就在山中歇足憩息。

平整峰顶建起这座高山别墅,遥对崇山峻岭下临曲折深溪。

门庭前面密林排列苍翠郁葱,屋阶之下乱石簇拥争险斗奇。

山连岭接放眼长望不觉有路,竹林浓密深掩小径使人眼迷。

进山之人初来乍到焉知路径,出山之人峰回路转也难辨识。

夕照之下山溪淙淙奔流不止,沉沉深夜耳畔只闻哀哀猿啼。

幽居深山清淡寡欲别无他理,处心守道甘此寂寞坚贞不移。

心志坚定如同老松能耐风霜,把玩春草也觉充满高情雅致。

顺乎自然一任生死心态平和,随缘任化不以己悲不以物喜。

只可惜没有志同道合的挚友,和我一起携手同登入云天梯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2025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