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若追前宴,谓之未究[1]。倾海为酒,并山为肴,伐竹云梦,斩梓泗滨[2],然后极雅意,尽欢情,信公子之壮观,非鄙人之所庶几也[3]。若质之志,实在所天[4];思投印释黻[5],朝夕侍坐,钻仲父之遗训[6],览老氏之要言;对清酤而不酌[7],抑嘉肴而不享,使西施出帷,嫫母侍侧[8]。斯盛德之所蹈[9],明哲之所保也[10]。若乃近者之观,实荡鄙心。秦筝发徽[11],二八迭奏[12],埙箫激于华屋[13],灵鼓动于座右[14],耳嘈嘈于无闻[15],情踊跃于鞍马[16]。谓可北慑肃慎,使贡其楛矢[17],南震百越,使献其白雉[18],又况权、备[19],夫何足视乎!
【注释】
[1]究:穷尽。
[2]“倾海”几句:这是答曹植信中所言。
[3]庶几:也许可以。表示希望。
[4]天:《周易》中乾为天,属阳,可喻指君、父、夫。这里指父。
[5]黻(fú):通“绂”,系官印的丝带。
[6]仲父:仲尼,即孔子。
[7]清酤(gū):清酒。
[8]嫫母:相传为黄帝的妃子之一,贤德貌丑。
[9]蹈:蹈籍,指践踏。这里引申为行走。
[10]明哲之所保: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”
[11]秦筝:秦国的拔弦乐器。秦筝所奏之乐以慷慨激昂著称。
[12]二八:古乐舞分为二列,每列八人。
[13]埙(xūn):古代吹奏乐器。多属陶制,故又称陶埙。
[14]灵鼓:李斯《上秦始皇书》:“树灵鼍之鼓。”灵鼍,鳄鱼类,皮可蒙鼓。
[15]耳嘈嘈于无闻:指众音盈耳几乎使听觉丧失。李善注引《埤苍》曰:“嘈嘈,声众也。”
[16]情踊跃于鞍马:指乐声激昂,令人振奋有骑马作战的冲动感。
[17]“可谓北慑”二句:《孔子家语·辩物》载孔子曰:武王克商,肃慎氏贡楛矢、石砮。肃慎,古国名。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。楛(hù),木名。质硬,宜作箭杆。
[18]“南震百越”二句:李善注引《太公金匮》:“武王伐殷,四夷闻,各以来贡,越裳献白雉。”百越,对我国古时居住在东南地区各个越族部落的总称。雉,鸟名。俗称野鸡,羽毛色杂。白雉罕见,故珍贵而作贡品。
[19]权、备:指东吴君主孙权与西蜀君主刘备。
【翻译】
如果追思前次的宴会,我所说的话意思还没有说尽。如果一定要倾倒东海以为酒,高举泰山以为肉,砍伐云梦之竹以为笛,斩伐泗滨之梓以为筝,然后才算穷风雅之意,尽欢乐之情,这诚然是您公子的豪壮情怀,但并不是鄙人的企望追求。若说我吴质的志愿,实在奉养老父;一心向往舍弃官印,早晚侍奉陪坐,钻研孔子的遗训,观览老子的要言;面对清酒而不取饮,俯视佳肴而不享用,使西施一样的美女退出帷帐,要嫫母一般丑而有德的贤女侍奉身边。这就是盛德者行走的道路,明哲者保全自身的方法。至于不久之前观赏的音乐,确实震荡鄙人的心灵。秦筝起奏,十六人的乐队轮流演奏,陶埙竹箫的声响在华美之屋激昂飞扬,灵鼍之鼓的声响在座位之间轰鸣震荡,众声盈耳似乎听觉失灵,情绪振奋似乎有奔驰赴敌的冲动。说这样的气概可以北服肃慎,使其贡奉楛木之箭,南震百越,使其进献纯白之雉,又何况孙权、刘备,他们有什么值得重视的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