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今之文人,鲁国孔融文举,广陵陈琳孔璋,山阳王粲仲宣,北海徐幹伟长,陈留阮瑀元瑜,汝南应玚德琏,东平刘桢公幹,斯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,咸以自骋骥 于千里,仰齐足而并驰。以此相服,亦良难矣。盖君子审己以度人,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。

【原文】

今之文人,鲁国孔融文举[1],广陵陈琳孔璋[2],山阳王粲仲宣[3],北海徐幹伟长[4],陈留阮瑀元瑜[5],汝南应玚德琏[6],东平刘桢公幹[7],斯七子者[8],于学无所遗[9],于辞无所假[10],咸以自骋骥 今之文人,鲁国孔融文举,广陵陈琳孔璋,山阳王粲仲宣,北海徐幹伟长,陈留阮瑀元瑜,汝南应玚德琏,东平刘桢公幹,斯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,咸以自骋骥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于千里,仰齐足而并驰。以此相服,亦良难矣。盖君子审己以度人,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。 于千里[11],仰齐足而并驰[12]。以此相服,亦良难矣。盖君子审己以度人,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[13]

【注释】

[1]孔融:字文举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魏文帝深好融文辞,每叹曰:‘扬、班俦也。’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,辄赏以金帛。”

[2]陈琳:字孔璋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张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》称:“孔璋赋诗,非时所推,《武军》之赋,久乃见许于葛稚川;今亦不全,他赋绝无空群之目。诗则《饮马》《游览》诸篇,稍见寄托,然在建安诸子中篇最寥寂。”曹丕《与吴质书》云:“孔璋章表殊健,微为繁富。”

[3]王粲:字仲宣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仲宣独自善于词赋,惜其体弱,不足起其文;至于所善,古人无以远过。”

[4]徐幹:字伟长,北海人。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许学夷《诗源辩体》卷四曰:“七子之中,徐幹、陈琳、阮瑀五言,既无天成之妙,又少作用之功,此虽其才力不逮,亦是各有所长耳。按文帝《典论》称徐幹之赋……可见七子之名,非皆以其诗也。”

[5]阮瑀:字元瑜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张溥称:“读其诸诗,每使人愁。”

[6]应玚:字德琏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张溥曰:“德琏善赋,篇目颇多,取方弟书,文藻不敌。诗虽比肩,亦觉《百一》为长。”

[7]刘桢:字公幹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曹丕《与吴质书》称:“公幹有逸气,但未遒耳。其五言诗之善者,妙绝时人。”

[8]七子:后代所谓“建安七子”即源于此。

[9]于学无所遗:犹言无所不学。遗,余留。

[10]于辞无所假:犹言能自创新词。假,借。

[11]骥 今之文人,鲁国孔融文举,广陵陈琳孔璋,山阳王粲仲宣,北海徐幹伟长,陈留阮瑀元瑜,汝南应玚德琏,东平刘桢公幹,斯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,咸以自骋骥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于千里,仰齐足而并驰。以此相服,亦良难矣。盖君子审己以度人,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。 :千里马。

[12]仰:恃。齐足:犹言并驾齐驱。

[13]“盖君子”二句:唯君子能审察自己,推度别人,故能免除“文人相轻之病累”。骆鸿凯曰:“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为一句,李注本误于累字绝。”

【翻译】

当前的文学之士,鲁国的孔融,广陵的陈琳,山阳的王粲,北海的徐幹,陈留的阮瑀,汝南的应玚,东平的刘桢,这七位先生,无所不学,善创新词。各人都驾驭着千里良马,驰骋在千里平原之上,各恃所能,并驾齐驱。但要他们彼此相服也难得很啊!只有德行高尚的君子,才能严格地审视自己,客观地评价别人,这样,方能免除文人相轻的恶习——为此我才写这篇《论文》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