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
魏文帝

魏文帝曹丕(187—226),字子桓,曹操次子。三国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。初为五官中郎将,曹操死后,嗣位为丞相魏王。220年,受汉禅即皇帝位。建立魏王朝,谥文帝。素喜文学,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载其“以著述为务,自所勒成垂百篇”。所著《典论·论文》,是一篇开文学批评风气的重要论文。诗作《燕歌行》,是现存文人作品最早的七言诗,艺术成就很高,历来为人称引。有《魏文帝集》。

曹丕与父操、弟植均负文名,号称“三曹”,世人亦常相比较而有轩轾。锺嵘《诗品》列曹植于上品,曹丕于中品,谓丕之所作“率皆鄙直如偶语。惟‘西北有浮云’十余首,殊美赡可玩,始见《文心雕龙·才略》则云:“魏文之才,洋洋清绮,旧谈抑之,谓去植千里……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,思王以势窘益价,未为笃论也。”刘勰乃是通论才略,对抑丕扬植之论代丕鸣不平,不失公允,但只就诗歌而言,曹丕实不如曹植。沈德潜《古诗源》云:“子桓诗有文士气,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。要其便娟婉约,能移人情。”把曹丕视为文风转变时期的枢纽和肇始人物,颇有见地。

芙蓉池作一首

此诗系记游之作,即刘勰所谓“怜风月,狎池苑,述恩荣,叙酣宴”者(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),江淹《杂体诗》拟魏文帝诗题则曰“游宴”。时曹丕为五官中郎将。所游之西园,即邺都文昌殿西之铜雀园,曹植、王粲、刘桢等《公》诸诗,皆一时之和作,可见当时饮宴行游之盛况。诗作虽然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,但写景真切,造语华丽,堪称当时游宴诗作的代表,肇后来山水诗作之端倪。
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彭公案
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