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历观古今功名之士,皆有积累殊异之迹[1]。劳神苦体,契阔勤思[2]。平居不惰其业[3],穷困不易其素[4]。是以卜式立志于耕牧[5],而黄霸受道于囹圄[6],终有荣显之福[7],以成不朽之名[8]。故山甫勤于夙夜[9],而吴汉不离公门[10],岂有游惰哉[11]?
【注释】
[1]殊异:特别出众,杰出。
[2]契阔: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曰:“生死契阔,与子成说。”毛传曰:“契阔,勤苦也。”
[3]平居:平常。
[4]素:通“愫”,诚心,真情。张铣注:“素,犹心也。”
[5]卜式:汉河南人,以田畜为事,入山牧羊,十余年羊致千余头,以此致富。
[6]黄霸:汉淮阳阳夏人,字次公。宣帝时为廷尉正,与夏侯胜一起下狱。在狱中欲从胜受《尚书》,胜辞以罪死。黄霸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胜以其言为贤,遂授之。后霸官至御史大夫,封建成侯。囹圄:牢狱。
[7]荣显:荣耀显贵。
[8]不朽:永不磨灭。
[9]山甫:仲山甫,周樊侯,鲁献公次子。宣王时为卿士。亦作“仲山父”“中山父”。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歌颂仲山甫曰:“肃肃王命,仲山甫将之……夙夜匪解,以事一人。”
[10]吴汉:东汉光武帝时偏将军,常勤勤不离公门。后为大司马,封广平侯。
[11]游惰:游荡懒惰。
【翻译】
遍观古今建立功名的人,都有累积起来的一些特别出众的事迹。他们劳神苦体,专注勤思,平常对事业从不懈怠,穷困时也不改变其志向。像卜式决心从事耕作和放牧,黄霸在牢狱中还向别人学习经学之道一样。他们终于享有荣耀显贵的福分,留下不可磨灭的美名。至于仲山甫接受王命,从早到晚忙于工作,吴汉作为偏将,每时每刻不离公门,他们哪有游荡懒惰的时候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