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粤若稽古帝汉,祖宗浚哲钦明,殷五代之纯熙,绍伊唐之炎精。荷天衢以元亨,廓宇庙而作京,敷皇极以创业,协神道而大宁。于是百姓昭明,九族敦序,乃命孝孙,俾侯于鲁。锡介珪以作瑞,宅附庸而开宇。乃立灵光之秘殿,配紫微而为辅。承明堂于少阳,昭列显于奎之分野。

【原文】

粤若稽古帝汉[1],祖宗浚哲钦明[2],殷五代之纯熙[3],绍伊唐之炎精[4]。荷天衢以元亨[5],廓宇庙而作京[6],敷皇极以创业[7],协神道而大宁[8]。于是百姓昭明[9],九族敦序[10],乃命孝孙[11],俾侯于鲁[12]。锡介珪以作瑞[13],宅附庸而开宇[14]。乃立灵光之秘殿[15],配紫微而为辅[16]。承明堂于少阳[17],昭列显于奎之分野[18]

【注释】

[1]粤:助词。用于句首或句中,与“曰”通。若:顺。指顺应天地。稽古:考行古道。

[2]浚(jùn)哲:深沉聪慧。浚,深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莫浚匪泉。”钦明:圣明。钦,用于对帝王的表敬副词。

[3]殷:盛。五代:指唐、虞、夏、商、周。纯熙:广大。纯,大。熙,广。

[4]绍:继承。伊唐:即唐尧时代。伊,语助词,无义。炎精:火德。古人认为唐尧在五行中属火德,汉继唐尧之统,亦属火德。

[5]荷:幸赖,依靠。天衢(qú):天道。元亨:畅通。一说,元,首善。亨,美事聚集。

[6]廓宇宙:澄清宇内。廓,廓清,澄清。一说,此句极言西京之广大。廓,扩大。京,此指西京长安。

[7]敷:施行,布置。皇极:帝王统治的准则。

[8]协:协和。神道:天道。大宁:指天下太平。

[9]百姓:古代对贵族的总称。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:“群黎百姓。”郑笺:“百姓,百官族姓也。”一说,此指平民。因“百姓”在战国以后用作平民的通称。昭明:明礼义。张说《大唐封祀坛颂》:“九族敦叙,百姓昭明。”孔颖达《尚书·尧典》疏:“九族宜相亲睦,百姓宜明礼义。”一说,此指显明,光明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”

[10]九族:指高祖、曾祖、祖、父、己、子、孙、曾孙、玄孙共九代。敦序:分其次第顺序而亲之。《尚书·皋陶谟》“惇叙九族”,郑注:“厚次叙九族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引作“敦序九族”。

[11]孝孙:指刘馀。刘馀为汉高祖曾孙。

[12]俾侯于鲁:封刘馀为鲁恭王,使主鲁政。俾,使。

[13]锡(xī):赐。《春秋公羊传·庄公元年》:“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。锡者何,赐也。”介:大。《诗经·小雅·楚茨》:“报以介福,万寿无疆。”介福即大福。珪(guī):受权守城的信物。《春秋左传·哀公十四年》:“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。”瑞:此指符信或凭证。

[14]宅:作动词,增加居住处所。附庸:附于诸侯国的小国。如秦的祖先非子,被周孝王封为附庸,邑之秦;后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,才被封为诸侯。《孟子·万章》:“不能五十里,不达于天子,附于诸侯,曰附庸。”此指附属于鲁国的小国。开宇:扩展四境的界限。宇,边界。

[15]秘殿:神殿。

[16]紫微:此指中央朝廷皇帝之居处。

[17]明堂: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殿堂。少阳:东方。

[18]昭列:光辉闪耀。奎之分野:我国古代天文学说,把十二星次的位置跟地上州、国的位置相对应,如以奎娄对应鲁,鹑火对应周,鹑尾对应楚等。就天文说,称分星;就地上说,称分野。古人迷信,还常以天象的变异来比附州、国的吉凶。

【翻译】

顺应天地遵行古道的大汉朝廷,祖宗是多么智慧多么英明,胜过五代伟大的圣主,继承帝尧火德的天命。秉持天道而美善集聚,澄清宇内而建都西京。施行帝则而建国创业,协和神道而四海安宁。百姓因吏制澄清而普载光明,九族依长幼之序而互相亲近。于是对恭王这位高祖的曾孙,授他以治理鲁国的重任。赐予他大的玉珪作为瑞信,增加其附庸国而扩大国境。建立了灵光殿这座神圣宫殿,像客星陪伴紫微一样辅佐西京。它像明堂一般屹立在东方,整个鲁国都被它的光彩所辉映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