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万族各有托[1],孤云独无依[2]。
暧暧虚中灭[3],何时见余辉?
朝霞开宿雾[4],众鸟相与飞[5]。
迟迟出林翮[6],未夕复来归[7]。
量力守故辙[8],岂不寒与饥?
知音苟不存,已矣何所悲[9]。
【注释】
[1]万族:万类,万物。托:依附。
[2]孤云独无依: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怜浮云之相羊。”王逸注:“相羊,无所依据之貌也。”李善注:“孤云,喻贫士也。”
[3]暧暧:昏暗貌。
[4]宿雾:夜雾。
[5]相与:相伴。
[6]翮:鸟羽的茎。这里代指孤鸟,以喻贫士。
[7]夕:晚上。
[8]故辙:旧道,指前人的安贫守贱之道。辙,车轮经过时留下的痕迹。
[9]已矣:犹言算了吧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已矣哉,国无人莫我知兮。”
【翻译】
自然界的万物各有依附,只有孤云一片无凭无依。
无声地在空中暗然消逝,何时才能看见它的光辉?
朝霞驱散了浓重的夜雾,众鸟成群结队往外竞飞。
只有孤鸟迟迟飞出树林,没到天黑又早早地飞回。
量力而行甘守贫贱之道,难道不知道会挨冻受饥?
世上如果已无知音之人,那就算了吧用不着伤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