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然主上眷眷[1],未便电迈者[2],以为爱民治国,道家所尚[3],崇城自卑,文王退舍[4]。故先开示大信,喻以存亡,殷勤之旨,往使所究。若能审识安危,自求多福[5],蹶然改容[6],祗承往告[7],追慕南越,婴齐入侍[8],北面称臣[9],伏听告策,则世祚江表[10],永为藩辅[11],丰报显赏,隆于今日矣。若侮慢[12],不式王命[13],然后谋力云合[14],指麾风从[15]。雍、益二州,顺流而东;青、徐战士,列江而西;荆、扬、兖、豫,争驱八冲[16]。征东甲卒[17],虎步秣陵[18]。尔乃皇舆整驾[19],六师徐征[20],羽檄烛日[21],旌旗流星,游龙曜路[22],歌吹盈耳[23]。士卒奔迈,其会如林[24],烟尘俱起,震天骇地,渴赏之士,锋镝争先[25]。忽然一旦,身首横分,宗祀屠覆,取诫万世。引领南望,良以寒心[26]。
【注释】
[1]眷眷:怀念不已。
[2]电迈:如闪电般地迈进。
[3]“以为爱民”二句:《老子》十章:“爱人治国,能无为乎?”
[4]“崇城”二句:《春秋左传·僖公十九年》:“子鱼言于宋公曰:‘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,军三旬而不降,退修教而复伐之,因垒而降。’”舍,居。
[5]自求多福: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”
[6]蹶(jué)然:急遽貌。
[7]祗(zhī):恭敬。
[8]“追慕”二句:《汉书·西南夷传》载,南越王胡立,天子使严助往喻意,南越王胡遣其子婴齐入侍宿卫。
[9]北面:古代君王南面而坐,臣子朝见君王则面北,因谓称臣于人为北面。
[10]祚(zuò):流传。
[11]藩辅:藩国辅佐。
[12]侮慢:侮弄怠慢。
[13]式:用。
[14]谋力云合:策划兵力,使各路兵马如众云聚集。
[15]指麾风从:指挥调度各路兵马一致顺从。麾,同“挥”。风从,如风吹草偃。形容一致顺从。
[16]“雍、益”几句:指雍州、益州、青州、徐州、荆州、扬州、兖(yǎn)州、豫州的八路兵马会集征讨东吴。列江而西,指排列在长江沿岸而从西部进击东吴。八冲,指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。
[17]甲卒:身服盔甲的士兵。
[18]虎步:如猛虎之步。孔融《杂诗》:“幸托不肖躯,且当猛虎步。”秣陵:古地名。约为今江苏南京一带。
[19]尔乃:犹于是。舆:车。整驾:整理车乘。这里意指准备出征。
[20]六师:六军。指皇帝的军队。
[21]羽檄(xí):羽书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吾以羽檄征天下兵。”颜师古注:“檄者,以木简为书,长尺二寸,用征召也。其有急事,则加以鸟羽插之,示速疾也。”
[22]游龙曜路:指车马相连宛如游龙光照道路。
[23]歌吹盈耳:指歌声和乐声充满耳朵。
[24]其会如林: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殷商之旅,其会如林。”指军旗密集犹如丛林。
[25]镝(dí):箭镞。
[26]良:确实,诚然。
【翻译】
然而主上还眷念不已,不便立即指令快如闪电地进军,这是考虑爱护人民治理国家,为道家所推崇;周文王面对崇侯的不降之城,曾自惭德薄,退居修德。因而先开示以大信,明晓以存亡之理,这番殷勤的旨意,前往的使者皆所传达。如能审察识知安危之理,自己求得众多之福,急遽改变容貌姿态,恭敬地接受往告的旨意,追思仰慕以前南越王的明智之举,将其子婴齐入朝侍奉,从而北面称臣,俯伏敬听所告之策,那么将世代相传江南之地,永为藩国辅佐之侯,再加上丰厚的报答与显贵的赏赐,这样东吴的兴隆在今天就可实现了。如果侮弄怠慢,不遵听王命,那么将谋划兵力,使各路兵马如云会集;指挥调度,使各路兵马一致顺从。雍、益二州的兵卒,将由水路顺流而东下;青、徐二州的战士,将列队长江而西下进击;荆、扬、兖、豫四州的兵马,将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上争先恐后地驱驰奋进。征讨东吴的甲兵,将以猛虎般的步伐迈进秣陵。于是皇车准备起程,六军徐徐出征,插上羽毛的诏书如同太阳一般照耀天下,威武飘扬的军旗像流星一样光芒耀眼,车马相连宛如游动的长龙光照道路,歌声和乐声充满了耳朵。大魏的士兵奔腾奋进,军旗密集一如丛林,烟尘滚滚一时俱起,其气势使上天震恐大地惊骇,渴望得到重赏的士兵,冒着刀锋利箭争先奋进。忽然一个早上,身躯与脑袋横加分离,宗庙祭坛顿成废墟,从而成为万世引以为戒的例证。一旦发生这样可悲的结局,再引颈南望,确实令人因此而寒心。